原文题目《台湾家庭家人自我分化历程的个案研究:以Bowen家族治疗观点论之》。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作者简介:于正君,台湾高雄师范大学谘商心理与复健谘商研究所博士生、谘商心理师;徐西森,台湾高雄师范大学谘商心理与复健谘商研究所教授
本文旨在以Bowen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疗理论,理解台湾家庭家人自我分化的历程。
此理论提出主要的八大家庭功能与力量,以自我分化为理论核心,表达出家庭中的个体,需维持自身思考与情绪的客观与变通性,方能保有健康的身心调适。
亦有许多研究发现,父母与子女自我分化程度会相互影响,并对多方面身心适应造成困难。
然而,东西方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色彩,若以西方观点评析华人世界,则华人文化下的家庭与个人的身心调适,与内涵皆易出误解与错误诠释。
相较于西方世界强调自我独立、界限分明等,华人世界更加看重家庭和谐与认同、家族间和乐与亲密、关系中的紧密连结,且孝道观念的根深蒂固,在家人与亲子间的互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本文欲藉由Bowen跨世代取向家族治疗之概念,透过与一位自我分化较高的家庭成员进行会谈与讨论,逐步进行家庭实验计划,以评估与了解,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型态和自我分化的历程。
最后再经由此历程的经验与发现,对华人文化下的家庭经营提出相关建议。
(五) 家庭关系的变化
1. 自我分化的提升
由此案家的实验与互动中可发现,成员间互动方式的转变,对自我分化的提升达到不错的效果。当案母的自我分化提高后,与孩子的互动方式跟着转变,连带影响案主对其的沟通型态。
此点正符合Bowen(1978)认为借由促进一位家中自我分化程度较高的成员,能对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分化程度造成影响。
案母自我分化的提升,亦影响孩子与其的互动方式,减少争吵,降低情绪困扰的强度,并借此促进孩子自我分化程度的改变,达到较佳的情绪调适、弹性沟通与相互支持(Skowron et al., 2009)。
2. 亲子关系的亲密
因原本亲子三角关系的过度涉入,导致孩子们发生情绪截断并与家庭拉远关系,而此又将引发后续更多的争吵。
随着彼此的自我分化提升,案母、案姊与案主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对于案父的情绪波动,能较不受影响,且能彼此支持与安慰,提升对家庭冲突的有效协调策略(蔡金莲,2009)。
当亲子关系较佳时,则能在此关系中感受到较多自主性与安全感,减少冲突与紧张的互动模式(黄宗坚、周玉慧,2009)。
3. 孝道的转化
原本孩子们对于案父较为权威的管教及案母对孝顺期待的压力下,为了顺应当时环境,表现乖巧与孝顺。
权威式管教方式里,缺少了情感连结与理性沟通,因此形成孩子们的反叛,变得难过与愤怒。在案母的自我调整后,较能接受案父在情绪调节的限制,亦不再逼迫孩子表现乖巧与孝顺。
孩子们对于案父的态度转为疏离和谐(孙颂贤、修慧兰,2004),在关系中维持适度亲密,且较多自我空间。
黄士哲、叶光辉(2013)的研究也发现,父母须采取民主权威教养方式,同时具备理性与亲密关怀,较能与孩子形成良性亲子关系。
亦即在亲子互动中,父母需要有更高的自我分化,具备理性与弹性沟通,使孩子了解孝顺的相对性概念,较能促进亲子关系的修复。
五、 研究结论
本研究试图以Bowen跨世代家族治疗取向,评析一个家庭中成员间彼此自我分化的历程。
由研究中可发现,当与一位自我分化程度较高的家庭成员合作时,较能清楚且轻易的了解家庭的动力,能较快速的形成协助家庭改善的计划。
此种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分析与评论自身家庭,亦带有提升自我分化的可能性。
以家庭系统论之,可发现当家庭某成员开始改变时,其他的成员也会连带受到影响而转变。
在执行计划中,案主遇见瓶颈,在与案姊讨论与合作后,案母感受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改变后,案母的调整即变得容易,在与家人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表达自己想法与感受,对情绪与压力事件的调适变得弹性。
在此历程中,案主认为改变案父分化程度的难度过高且易引发争吵,未将案父纳入改善计划。不过在此过程中,案主仍有观察到案父些许的改变,如:生气时程减少、愤怒强度减低等。
经过这两个计划的执行,案主明显感受到与案母和案姊的关系变的更好,更能够贴近与了解彼此并分享内心世界,而与案父的互动关系变得较不排斥,较不会与其发生冲突,并尽到子女该做的本分。
(一) 研究发现脉络图
本研究透过案主的眼光,得以了解此家庭的状况与动力。藉由讨论而得出可执行的家庭计划,主要目的在提高家中成员的自我分化程度。
透过自我分化程度的提高,似乎连带使得亲子关系变得较为满意,亦使得孝道表现与认知有了不同的变化。而这些调整,将反馈在自我与家庭互动中,使得自我分化与自我负责更加稳定,家庭互动与氛围较为和乐与弹性。
(二) 亲子关系的变化
在亲子关系中,民主威权式的管教方式包含理性、教导与观念讨论,此互动方式较能促进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黄士哲、叶光辉,2013),且父母提高自我化后,对子女的自我分化、因应策略、互动方式等具有互动性关系(吴丽娟,1998)。
在研究中可发现,当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提高时,连带也会影响子女的分化程度,彼此变得更愿意理性与直接沟通、理解互相的感受,也可以彼此支持与鼓励。
在华人的社会中,强调「人我关系协调」的概念(陈秉华、林美珣、李素芬,2009),重视家庭气氛的和乐、人我关系的紧密结合,且在孝道信念的熏染下,子女需听从父母的指导与意见,故易卷入父母的关系中扮演缓冲者。
在如此的文化下,相当容易形成亲子间的三角关系,恐易形成代罪羔羊,造成子女身心压力与失调(欧阳仪、吴丽娟,2012)。
在此研究中发现,当孝道观念变得可以讨论后,子女不再为了反对教条式的孝道观念而不断冲撞,最后愿意选择负起自身责任,并适度的与父亲维持和谐的互动关系,跳脱三角关系的束缚,找到在家中舒服的位置。
(三) 孝道信念与行为
在华人儒家传统文化的洗礼下,孩子们承接着父母对其孝顺的期待,然而,当这些期待与现实困境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容易引发孩子们的反抗。
随着时代更替、西方文化与现代化的交互作用,孝道的观念已并非从前过往的严格规条,而变得更加有弹性。
黄士哲、叶光辉(2013)认为相互性孝道概念,存在着亲密亲子关系的基础,重视真诚情感的交流,有助于青少年发展孝道观念,更愿意感恩与回报。
由本研究之历程与结果中可了解,原本家庭处在自我分化程度较低、情绪纠结、三角关系、强压式的孝道观念等,使得子女出现身心压力、情绪截断、生气、易怒等状况,造成家庭气氛不佳,亲子关系的冲突一触即发。
透过家庭计划的执行,协助亲子间的坦承与直接沟通,情感间的交流与支持,透过相互了解,达到提升自我分化的可能性。
当彼此能理性、弹性的沟通时,原本僵化的孝道信念传输,变得可以调整,而彼此找到现阶段此家庭中适切而舒适的位置与互动关系。
六、 研究建议
家庭一直是人类最重要、最初接触、影响最深的类社会化环境,透过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交流,得以从中获得宝贵知识、滋养与能力。家庭对人的重要性首屈一指。
营造一个稳定、健康且有益的家庭是人之向往。然而,每个家庭都存在自己的互动特色,亦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经验结晶。透过本研究,得以窥见一个家庭的生态,及其变化的过程。笔者在过程中,有些许心得与建议想与之分享。
(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关系
华人社会的家庭中,彼此间的关系较为紧密,此为华人家庭与关系的重要特色。然而,此关系亦有好坏之分。当过度的紧密,亦造成子女难以自由发展且易感被压抑,严重者,甚至发生冲突。
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透过许多机会与尝试发现并挑战自己,从中获得自我成就与自信。此时,父母需要学习放手,扮演避风港的角色。
当孩子在外受挫、沮丧时,依旧可以知道回家有人诉说、给予支持与安慰,最后再度勇敢地向外挑战。此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关系,便是立基于相互的信任,也是促进亲子关系的重要关键。
(二) 动之以情,说之以理
内敛与谦虚的华人世界中,情感的交流与表达相形较少,此点甚为可惜。
因此,鼓励父母在与孩子互动时,须有较好的情绪自我觉察、后设情绪能力(叶光辉、郑欣佩、杨永瑞,2005)、想法与观念的讨论,建立互相沟通与表达的管道与氛围,教导子女较适切的情绪表达方式,达到促进亲子关系与提升自我分化的目标。
(三) 孝道为根,弹性为本
时代的演进,孝道观念的转换,导引出父母在与子女沟通与互动时,需从以往教条式的孝道信念传递,转而以注重情感传递、理性与弹性讨论、自在与开放态度等方式。
父母须维持开放与弹性的态度,促进与孩子间的情绪交流与互动,透过真诚的相处与了解,鼓励彼此表达想法,方能培养较适切的孝道观念,并维持良好的亲子教养与关系。
七、 参考文献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慧玲、连雅慧译(2002)。家族治疗概论(Family Therapy: Concepts and Methods)。Michael, N., & Richard, S. (1998)。台北:红叶。
王銮襄、贾红莺(2013)。Bowen自我分化理论与研究:近十年文献分析初探。辅导季刊,49(4),27-39。
吴婷盈、邓志平、王樱芬合译(2012)。家族治疗概观(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7th Edition)。Greenberg, H., & Greenberg, I. (2001)。台北:双叶。
吴丽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养态度对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应策略及适应影响之研究。教育心理学报,30(1),91-132。
吴丽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养态度对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应策略及适应影响之研究。教育心理学报,30,91-132。
修慧兰(2011)。何谓纠结/疏离关系-本土大学生亲子界限之研究。谘商辅导学报-高师辅导所刊,23,1-18。
孙颂贤、修慧兰(2004)。大学生的亲子界限:亲子关系-自我界限量表编制与模式初探。中国测验学会测验学刊,51(1),45-78。
陈秉华、林美珣、李素芬(2009)。人我关系协调之伴侣谘商研究。教育心理学报,40(3),463-488。
黄士哲、叶光辉(2013)。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双元孝道信念的影响效果:中介历程的探讨。本土心理学研究,39,119-164。
黄宗坚、周玉慧(2009)。大学生亲子三角关系类型与亲密关系适应之研究。中华心理学刊,51(2),197-214。
黄诗淇、黄囇莉(2009)。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华人父母角色义务对亲子冲突与亲子关系的影响。中华心理学刊,51(3),295-317。
杨国枢、刘奕兰、张淑慧、王琳(2010)。华人双文化自我的个体发展阶段:理论建构的尝试。中华心理学刊,52(2),113-132。
叶光辉(2009)。华人孝道双元模型的回顾与前瞻。本土心理学研究,32,101-148。
叶光辉、郑欣佩、杨永瑞(2005)。母亲的后设情绪理念对国小子女依附倾向的影响。中华心理学刊,47(2),181-195。
叶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贾红莺(1990)。父母自我分化、子女自我分化与子女适应水平之相关研究-Bowen家庭系统理论之验证。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欧阳仪(2008)。父母自我分化,亲子三角关系,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对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响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博士论文,未出版。
欧阳仪、吴丽娟(2012)。父母自我分化对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响模式探讨。教育心理学报,43(3),567-590。
苏慧娟(2009)。国中学生自我分化、情绪自觉与身心健康之相关研究。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硕士论文,未出版。
Barnhill, L. R., & Longo, D. (1978). Fixation and Regression in the Family Life Cycle. Family Process, 17(4), 469-478.
Bell, R. Q. (1968).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effects in studies of socializ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75(2), 81-95.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
Brown, J. (2007). Going Home Again: A Family of Origin Approach to Individual Therapy. Psychotherapy in Australia, 14(1), 12-18.
Chung, H., & Gale, J. (2009).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elf-differentiation: 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31(1), 19-33.
De Mol, J., & Buysse, A. (2008). The phenomenology of children’s influence on parents.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0(2), 163-193.
Enns, C. Z. (2004). Feminist Theories and Feminist Psychotherapies: Origins, Themes, and Diversity (2nd ed). New York: Haworth.
Gibson, J. M., & Donigian, J. (1993). Use of Bowen Theory. Journal of Addictions & Offender Counseling, 14(1), 25-35.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96).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4th Edition). New York: Brooks/ Cole.
Hall, C. M. (1991). The Bowen Family Theory and Its Uses. London: Jason Aronson.
Kerr, M. E., & Bowen, M. (1988). Family Evaluation. New York: Norton.
Merriam, S. 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Peleg, O. (2005). Th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iation and social anxiety: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3, 167-183.
Sandage, S. J., & Jankowski, P. J. (2010). Forgiveness, spiritual instability, mental health symptoms, and well-being: Mediator effects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2(3), 168-130.
Skowron, E. A., Krystal, A., Stanley, L., Michael, A., & Shapiro, D. (2009).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on Differentiation of Se1f, Interperson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hood.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31, 3-18.
Skowron, E. A., Stanley, K. L., & Shapiro, M. D. (2008).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on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terperson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Young Adulthood.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31, 3-18.
Stake, J. M. (1995). A History of the Workplace: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t Stake.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id.
Yeh, K. H. (2003). The beneficial and harmful effects of filial piety: An intergrative analysis. In K. S. Yang(杨国枢), K. K. Hwang(黄光国), P. B. Pederson, & I. Daibo (Eds.).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CT: Praeger.
Yin, R.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3rd 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点击继续阅读《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你的自我分化程度(1)(含案例分析)》
点击免费注册>> 天天心理网,海量心理学专业、优质好课在等你!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