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积极倾听——良好的亲子沟通
第一讲 沟通的障碍:摆脱父母的七种错误角色
沟通以爱为出发点,沟通的目的是互相尊重。父母和孩子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不必担心被拒绝。这个包含两方面:
一、积极倾听
学会听孩子的话外音。孩子伤心、难过、沮丧时他说的话父母该如何回应?
例子:有一孩子放学回家跟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怎么啦?跟妈妈说说。”孩子:“我不敢说,怕你生气。”妈妈蹲下来:“我保证不生气。”孩子说:“我今天上学跟同学打架了,老师批评了我,还要家长去见老师。”妈妈一听就怒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打架,你怎么不听啊。这才开学几天啊,你都打三次架了。”孩子:“妈妈,你不是答应我不生气的吗?你怎么还骂我啊?”妈妈:“你都做错事了,还狡辨。”孩子听着就跑开了。从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为什么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有话不跟我们说。
在一次训练营中,有这么一个游戏:让孩子说出当开心和不开心时该怎么办?所有的孩子都说:“当我开心的时候,我会跟好朋友分享,不开心的时候我就闷在心里。”这就存在一个矛盾,父母亲都想帮助孩子,想告诉孩子父母官很爱他。可孩子有话却不跟我们说,就像刚才那个例子,孩子跟妈妈说后,妈妈立刻就生气了,所以孩子们久而久之就会知道只要有不开心的事情、不好的事情跟爸爸妈妈说了招来的也只是责骂、批评。曾经看到关于评选最有爱心的人的文章,结果一个4岁的小男孩获奖了。这个小男孩的邻居是一个70多岁的老爷爷,老爷爷的妻子过世了,他非常伤心难过。小男孩走进院子里爬在老爷爷的腿上,安静的坐在那,帮助老爷爷。妈妈:“你帮助老爷爷做什么啦?”小男孩:“我什么都没有做,我只是帮助他哭。”这就是一个最有爱心的孩子。沟通是以爱为出发点的!沟通中,这种爱的表达有两个元素:尊重和接纳。就像文中的小男孩,他只是安静坐在那,听老爷爷絮叨絮叨地说,帮助老爷爷一起伤心地哭,这就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得到无条件积极接纳、不带任何评价地听你说话,听你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这就是爱!这就是沟通最好、最高的一个境界!
沟通以爱为出发有四个方面:
第一、放弃控制。放弃对方一定要接受自己想法的愿望。
第二、尊重孩子。
第三、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
第四、允许孩子犯错。当孩子解决问题时允许孩子犯错,当孩子犯错很伤心难过时,陪伴他。
在训练中,我们问孩子:“你觉得父母爱你们吗?你们觉得父母的爱是怎么样的?”孩子们纷纷说:“我爸爸妈妈的爱就是我考100分时他们让我看电视;我爸爸妈妈爱我是我听话时给我买好吃的;我爸爸妈妈爱我我就希望他们别给我留那么多作业;我希望爸爸妈妈在我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惩罚我……。”总总的现象说明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都是有条件的。为什么父母亲从内心来说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而在孩子眼中都是有条件的?这是因为父母亲面对孩子,尤其是孩子有伤心、难过、沮丧等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亲常常采取不恰当地应对方法。一般父母亲都会用“你”字开头的句子:你的信息,告诉孩子你不要如何如何。具体来说有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在讲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之前,再讲一个例子:
在学校里老师让孩子们讲自己的理想。孩子们纷纷说长大要当科学家、教师、律师等。有一个小男孩怯声声地说:“我要当小偷。”老师听到这话惊讶、生气,就想直接让孩子闭嘴,转而一想,先听听孩子怎么说吧。孩子说:“我想做小偷,偷一屡阳光给我的妈妈,让妈妈的冻疮不再那么痛;我想偷一屡阳光给盲人,让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五彩缤……。”随着孩子地讲述,教室里安静极了,老师鼓起掌来,孩子们也鼓起掌来。老师庆幸自己她差点就扼杀了孩子纯真的心灵。
例子:有一个主持人,她采访一个情境:孩子们在飞机上,飞机没油了,可只有一个降落伞,就问降落伞该给说。一个孩子说:“降落伞当然给我啦。”所有观众都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啊!主持人蹲下来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个降落伞只能给你用呢?”孩子:“我想用这个降落伞逃生,到地面找油回来帮助大家一起逃生。”这个孩子的爱心在主持人的耐心中得到了释放。我们发现当孩子说我想当小偷时,我们成人常常用自己的价值判断,把孩子这种纯真的心灵给扼杀了。因此,我们要学习一种技巧,让孩子真实的表达他的感受、想法。在讲这个方法之前,先讲讲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扼杀了孩子纯真的心灵。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
1、指挥者:用命令、指挥、威胁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要做什么。
如:孩子小的时候,跑着跑着摔倒,哭了。家长就会说:“不让你跑你还跑,不准哭,忍回去。”
有一个小男孩骑自行车,爸爸在后面喊着:慢点慢点。可小男孩继续骑的很快。一个急转弯,孩子摔地上。爸爸着急地上前检查孩子没伤着。开始大声训斥孩子,告诉孩子不许哭。刚开始孩子是伤心地哭,哭着哭着就变成有点哭闹了。他一开始想用哭的方式获得大家的关注。这时候爸爸也生气了,一边打他的屁股一边说不许哭,忍回去,男孩有泪不轻弹。
这就是父母常常扮演的指挥者的角色。
2、说教者:家长常常用“应该、必须”要求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如:你看你都这么大了,你就应该自己穿衣服了。你都五年级了,你回家就应该主动写作业了。你作为一个学生上课就应该认真听讲……
这种“应该”注意者,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否定了。我训练的姐两有这么一个问题:姐姐因为妈妈总是让她让着妹妹、什么事情都要照顾着妹妹,所以姐姐心理非常不服气。有时候妈妈不在她就会偷偷掐妹妹,妹妹哭时姐姐又要告诉妹妹不许跟妈妈说,否则就不跟她玩了。妈妈不知道她的这种“应该、必须”让姐姐觉得很愤怒,她总是要找渠道表达出去的。还有独生子女在一起玩的时候,作为哥哥、姐姐的家长就会说:“你们要让着妹妹啊,有好吃的要给弟弟啊……”然后这些哥哥、姐姐就会在玩耍地过程中制造一些麻烦,会让爸爸妈妈非常没有面子。
这就是父母表现的“说教者”的姿态让孩子感觉被否定了。
3、万能者:说教、忠告、训诫。父母告诉孩子我什么都行、我什么都会。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爸爸会说:“想当年,我考试数学、语文都是100分,你看你学了这么多,给你报了这么多课外班你怎么还考成这样啊?”
这就是“万能者”,不断地告诉孩子我比你强,我比你行,你什么都不行。
4、审判者:没有问清事情的缘由就判断,认为都是孩子的错。如:一个小朋友下楼玩,不一会儿哭着回来,脸上还带着伤,对妈妈说:“我以后再也不跟小美玩了。”妈妈一看就说;“那你们有几个同学一起玩啊?”孩子:“我们有5个。”妈妈:“那为什么小美单单打你一个,不打其他人,肯定是你先招惹别人的。”还有一个孩子回家跟妈妈说老师今天批评我了或者同学跟我打架了。妈妈一听就说肯定是你先招惹别人的,你不招惹别人,人家干吗打你啊?老师为什么不批评别人,单单批评你啊?
这就是“审批这”,没有问清楚缘由,直接判断孩子有罪。
5、批评者:苛责、嘲笑、讽刺、诽谤。对孩子要求高,孩子做什么都是错的。经常用挑剔、讽刺的口气挖苦孩子。如:“这是我儿子吗?你是科学家吗?难道你的脑子是机器做的?难道你不用学习就会?”经常用挖苦、挑衅的方式来嘲笑孩子。这就是批评者。
6、心理分析者:发掘、分析、诊断。以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来帮助孩子分析。如:孩子考试没考核,家长会说:“哦,你这次考试没考好,是因为没有好好复习,那我们下次要好好复习。你不敢举手是因为自信心不足。上课老说话因为你的子控力不足。”像一个心理分析师一般帮助孩子分析他的行为,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7、安慰者:用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处理情绪。直接告诉孩子你这些事都不叫事。如:考试没考好。家长:“没关系的,下次我们努力就好了,天踏下来有大个儿顶着呢,你不用想这么多。不要胡思乱想的了,没关系,爸爸妈妈在呢。”
这就是安慰者。这些看起来父母经常在做的。它和其他传统的父母角色一样都是错误的。
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都在告诉孩子“你错了,你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安慰者”特别容易混淆。很多家长说难道这样子都不对吗?我们试想一下:你的孩子考试没考好,他觉得很伤心、难过。可是你却告诉他没事,孩子就很困惑了:难道爸爸妈妈不爱我吗?我这么难过、伤心、痛苦,他们却觉得小事一桩。那么我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我这样子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呢?
所以安慰者是一种很隐蔽的方式,家长常常忽略,家长觉得我已经很好的对待孩子了,实际上它起到的作用都是让孩子感觉我是没有价值的、自己是没有意义的。
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都会让孩子关上与父母沟通的大门,他们面对问题时都想着埋在心理,压抑下去。从小面对负面情绪如果压抑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压抑久了可能就会爆发,把点的战争变成面的战争。像之前讲的费丝叮格法则。本来是一件小事,压抑久了爆发出来,就变成了面的战争,会伤害到别人的。这就是沟通中最常见的障碍,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无形中让孩子关闭上与父母沟通的大门。很多孩子会采取自残的形式或伤害他人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包括我们家长小时候也是这样子被教育长大的,我们也认为负面情绪是不被允许的、是不该表达的,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也在无意中扮演了这七种传统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