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问题所有权与“我的信息”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第二讲 澄清问题的所有权
什么时候用“我的信息”,什么时候用“积极倾听”呢?面对孩子,家长常常很困惑。
“问题所有权”就是指这个问题由睡来负责解决。
问题所有权的区分标准:
1.当孩子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他的行为不妨碍到大人,所以是孩子的问题)
如:孩子想玩游戏,而父母不让他玩游戏,他有烦恼
2.孩子的需要获得满足(他的行为同时也不妨碍大人,所以亲子关系没有问题)
如:孩子想玩游戏,而家长也同意孩子玩游戏30分。那在这30分里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而家长的需求也没有被拒绝,或者说家长也没有烦恼,这叫没有问题。)
3.孩子的需要获得满足(他的行为妨碍大人时,是大人的问题,是大人需要去解决问题)
如:孩子玩游戏超过30分还继续玩,这时孩子没有烦恼,而父母有烦恼了。因为父母觉得玩半个小时以上耽误学习,而且对眼睛不好。
从父母的角度想,父母面对困扰时,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没有干扰或妨碍我的生活?
2.这个问题对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伤害?
如:孩子玩30分钟游戏,家长想:第一、孩子的行为有没有干扰到我?(没有!因为父母亲允许孩子玩半个小时)第二、孩子玩游戏这个行为是否对孩子、对他人有危险呢?(没有!因为半小时之内是允许的,对他的视力不会有太大的伤害)。这是问题所有权不是父母的。如果孩子玩超过30分钟,还继续玩的时候,父母再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时,回答都是肯定的。这时问题的所有权就是父母的。这两个问题只要回答有一个是肯定的,问题所有权就是父母的。
当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时候,我们要用的方法是积极倾听。
如:小龙在课堂中被老师批评,回家很伤心。当孩子跟你说:“妈妈,老师批评我了,我特别的难过。”(这时我们要用的是“积极倾听”的方式,理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妈妈说:“跟妈妈说说是怎么回事。”孩子;“我上课时候特别渴,我就喝水。我拿起水杯时担心老师看见,可水杯还是不小心掉地上了。”小龙又想喝水又不想让老师发现,因为上课不允许喝水孩子是知道的。所以就悄悄地让前面的同学帮忙捡水杯。这个同学不仅没捡,反而一脚把水杯踢得更远了。老师发现后批评了小龙。小龙觉得很委屈,回到家就跟妈妈说了这事情。
当孩子伤心、沮丧、难过的时候,我们要用“积极倾听”,先关注孩子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去想上课应不应该去喝水,这事要放后边。前面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感觉,用“积极倾听”的方法让孩子的神经得到净化、镇静。等孩子平静以后,才进入下一个环节: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六步骤:
1.运用积极倾听,了解和澄清问题。
2.运用脑力激荡法(孩子探讨都有那些方法解决问题,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A.孩子提出的任何想法无论对错都不要给以评价(不要告诉孩子这个可行,那个不行,用这种方式让孩子说出所有的办法:然后呢?还有吗?……)
B.假设问题发生在朋友……(如果孩子不说,也许是孩子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这时候家长可以用孩子班上上课比较听讲的学生小明做假设:“如果小明上课也想喝水,他会怎么做?”我们知道孩子都很喜欢帮助别人想办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如果是别人的问题,他会有很多很多种办法。也可以说:如果是妈妈遇到这个问题,我可能会怎么怎么做……用这种方式,也符合我们说的建议,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解决办法。)
3.评估所提出的方法(如孩子说:“我上课的时候,我偷偷的喝水,手稳稳地拿住杯子,不让老师发现。”那妈妈就要引导孩子:“你觉得这个方法有效吗?有没有可能又发生水杯掉地上发出咕隆咕隆声音的情况?或者老师可能会看到你,也有可能同学看到你后告诉老师。”这些都是评估方法实施可能带来的后果)
A.评估方法实施可能带来的后果
4.选择一个解决的方法
5.承诺行动(询问孩子什么时候用这个方法)
A.承诺的行动在一周内实施
6.约定时间反馈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这六个步骤,家长陪伴孩子:第一、理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第二、当孩子情绪平静以后,他所有的精力更加专注于问题的解决;第三、在解决问题中,家长切忌给孩子办法。我们是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关注的是过程。
以上就是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我们要怎么做。常见的还有孩子到点了不吃饭,父母叫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不肯吃,这个时候我们用“积极倾听”是无效的,因为这时候的“问题所有权”是家长。根据前面的标准,父母亲要问:
第一、这个问题有没有干扰或妨碍我的生活?(孩子不吃饭,有没有干扰到我?)
第二、这个问题对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伤害?(孩子不吃这一顿饭对孩子有没有造成伤害?)
如果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时候是孩子拥有问题,这个“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如果6:30吃饭,7点吃完了孩子还不过来,在这之前可以让孩子选择:是过来吃饭,还是看电视?到点我们就要收饭菜,孩子就没饭菜吃。如果孩子选择看电视不吃饭,那么我们就允许孩子,因为爱要放弃控制,尊重孩子。不是到6:30孩子必须来吃饭的,孩子可以有权利选择不吃饭。到了晚上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饿了。”这个时候我们说:“你看你到点了没吃饭,你觉得特别的伤心,既然你很饿,那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拿饭吃,一个是自己拿牛奶水果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当父母感到愤怒不安的时候,“问题所有权”是父母的。
判断“问题所有权”是父母的:
A.父母内心感到困扰、挫败、愤怒
B.父母对于孩子的表现行为感到紧张、不安
如:你在打电话,孩子不断地来骚扰你;或者孩子答应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孩子不断地把你的东西乱放。这个时候父母都会觉得很困惑、不安。
当父母拥有“问题所有权”的时候,我们的应对方法是“我的信息”。告诉孩子“我的感觉是什么”。我们传统的做法是直接纠正孩子的行为。如:安安有一个新的赛车,他为了搭赛车把爸爸的工具箱拿来用,用完后就扔到一边。爸爸需要时找不到工具。对于这个行为父母亲感觉到很困惑,不安。这时候“问题所有权”是父母的,传统父母的解决方法:
A.试图直接改变,纠正孩子的行为(比如爸爸直接告诉安安:下次不许动我的工具包。)
B.试图改变外在环境(比如给安安买一套工具,告诉安安:你以后用你自己的工具,不要用我的工具。)
C.恐吓、威胁以改变孩子的行为(你下次再用我的工具不放回原处,我就要修理你。)
D.改变自己的想法(反正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这四种方式都没办法让孩子感觉到他用了你的工具不放回原处,你的感觉是什么?你的困扰是什么?他没有办法知道。而这四种方式都让孩子觉得他这样做让爸爸妈妈生气了,或者他这样做自己就会被责罚等等。
我们用“我的信息”的方式告诉安安:“安安,当你用了我的工具,而又没有放回原处,我用的时候就很不方便,我希望你下次用完后放回原处。”
这就是“我的信息”,安安下次用完工具包后就有可能放回原处,因为孩子被接纳、得到尊重以后会自动修复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