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0:冲突与缺陷
1、冲突VS.缺陷:
(1)缺陷:发展不足/不良
从发展的视角看待心理结构分化的缺陷
(病理视角,前俄期的病人,BPD,自恋障碍,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等
(2)冲突:无法被意识接纳的内在情感冲突
2、冲突视角
(1)各结构间的冲突(弗洛伊德冲突模型视角:本我、自我和超我)
(2)在愿望/感受和来访者看待自己的方式(理想化自体)间产生的冲突
(3)系统间的冲突(课题关系理论)
——对客体趋向的冲突如:亲密性VS.自主性
——对客体表征的冲突如:理想化VS.贬低
——对自体表征的冲突如:全好VS.全坏
(4)形成冲突的前提:
A.人格结构分化到一定程度
B.自我、客体表征已经分化并确立
C.个体可以运用压抑的防御机制
3、缺陷视角
(1)缺陷:发展受限
——导致自我发展缺陷的原因:早年缺乏情感性的照顾(缺失或创伤性经历)
——缺陷是某种人格结构的发展失败,由更不成熟的结构代偿
(2)内在——外在的差异性(“假自体”,自己与自己的真实情感隔离)
——常见:极度缺乏信任、偏执、极端等
(3)不稳定的自我表征
——常见:人际边界不清等
(4)缺乏客体恒常性
——常见:不理解看不见的东西,恐惧丧失等
(5)其他
——时常感到毫无意义,空虚感,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5、冲突和缺陷的差别
(1)人格组织方面:
A.冲突/神经症模型:三元结构模型——本我、自我、超我
B.发展性受限/缺陷型:自体/自我发展受限;不稳定的自体和客体表征;矛盾的和互不相容的情感状态/内化的客体关系
(2)动力学视角和防御
A.冲突——both...and...矛盾性
防御:压抑、隔离、反向形成等
焦虑:内疚,害怕失去爱,阉割焦虑
B.缺陷——either...or
防御:分裂、全/无的投射,投射性认同,否认
焦虑:混乱感,不确定的自我身份感,无意义感,空虚感,破碎感
把冲突水平的人比喻成“洋葱”,把缺陷水平的人比喻成“大蒜”
(3)移情反应
冲突型——探索性的工作联盟,内部客体关系的移情,稳定的接触,可预期、安全
缺陷型——需要一个客体,对关系的防御,缺乏基本信任感,不稳定的接触,非预期、不安全,移情内容通过非言语和反移情
(4)干预策略
A.缺陷型
——建立意义和内在感受的连续性,存在感,帮助确立自我感受(及变化、意义),建构意义、肯定化
B.冲突型
——揭示潜意识意义(心理冲突和无意识内容),解释、澄清、面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