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康心理学
概述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中的心理学问题
- 促进和维护健康的心理学问题
- 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 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 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由于篇幅所限,只介绍“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学问题”
第二单元格常见的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一、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一)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病人除了内部器官有器质或功能障碍而外,他们的自我感觉和整个精神状也会发生变化。疾病可以使人改变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也可以改变病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态度。这种主观态度 的改变,可以使病人把自己置于人际关系中的特殊位置上(好像已经或将要被人群抛弃)
(二)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有病以后,注意会变得狭窄。会立刻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缩向自己的体验和感觉。这时,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身体的机能状态。由于注意力的转移和兴趣的缩小,病人心理的各个方面会相应地发生一时性的改变。
(三)情绪低落
情绪低落,大多是患者的共同特点,由于情绪低落,动去必然减少,语言也平淡无趣。(有的人会因为生病出现抑郁状态、癌症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四)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当一个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他对时间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不是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就是感到过得很慢,他们会陷入一连串的往事回忆之中。疾病所引起的各种心态,者都会成为回忆的诱发因素,这些回忆有时很强烈,它可以抑制对未来的信心。
(五)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严格地说,患者的精神状态从疾病开始就可能发生变化。由于疾病明显地破坏了正常的生活节律,使人的日常的劳动、休息和睡眠节奏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节律破坏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对疾病症状的体验,病人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都可以发生某些改变。
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 医生不单是治疗躯体疾病,而且还应给与心理辅导。科学地解释疾病的同时,还应指出光明的前景,从而使患者消除精神压力。
- 一个真下的好医生,在他和病人的第一次接触中,就应该与患者建立起心理治疗关系。
现代科学治疗法: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身心疾病,同时治疗,效果最佳。
例:高血压、冠以病、糖尿病、脑血栓、皮肤病、甲亢、等都跟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关,应该从心理的角度跟患者沟通、解释。不能单单只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
- 在躯体疾病的恢复过程中,不单是让病人的某些躯体功能得到康复,而且要帮助病人逐步地适应疾病带给自己的痛苦和不便。
- 为此,我们对疾病治愈的理解,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着眼,使患者在这三方面同时好转。
- 不治之症的治疗,不能限于生物方面,必须深入到心理和社会学层面。在清楚地了解病情并积极予以治疗的情况下,抓住任何机会,用语言、眼光和交往方式去鼓励患者;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争取家属和社会的配合。在进行整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延续患者的生命。
- 长期住院治疗时,由于医院的特殊生活环境,可使患者的人格发生暂时改变。如过度依赖、抑郁状态、自卑、孤僻、性情急躁,等等。病人的这些新性格特征,有时会阻挠治疗的顺利治疗进行,有时还会与治疗韴位发生冲突。医生,特别是护理人员,应当关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通过心理疏导,减轻病人的痛苦,扭转病人的人格或性情的变化,治疗顺利进行。
- 重病患者或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在住院的开始阶段,由于疾病和环境的改变,患者往往产生睡眠失调、食欲下降、易激动和委屈感。这些病人睡眠很浅,易惊醒。略有响声、很弱的光线、护士的谈话、甚至衣服碰到病人的身体都会成为破坏睡眠的因素。失眠时,往日的回忆会浮现在眼前,而多为不愉快和恐惧的回忆。病人有时变得惊慌,恐惧,甚至因害怕黑暗而要求夜间不要关灯,或者要求护士坐在旁边陪他。
- 患身体疾病时,引起心理变化的因素很多。首先,它取决于病情本身的特点,也就是疾病本身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脑的活动。其次,是取决于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和严重程度。在疾病严重和迅速发展时,或者有中毒现象存在时,会出现意识模糊之类的心理障碍,而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多在疾病慢慢发展和逐渐严重的情况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