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后的防御机制:
心知肚明,表达上当作不在意——否认;
在意识层面体会不到悲伤,确实感觉不到感受——压抑;
“这没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别忘了你的身份”——理由化
用大道理、主流价值所认同的思想取代真实感受——理智化
讨价还价
焦虑的威胁感——转移(转移注意力,逃避,如,一直关注其他事情,来阻隔自己与失落事实接触)
把关注力放在更弱小的人身上,去关注弱小的人身上
失落后的防御机制:
心知肚明,表达上当作不在意——否认;
在意识层面体会不到悲伤,确实感觉不到感受——压抑;
“这没什么”“男儿有泪不轻弹”“别忘了你的身份”——理由化
用大道理、主流价值所认同的思想取代真实感受——理智化
讨价还价
焦虑的威胁感——转移(转移注意力,逃避,如,一直关注其他事情,来阻隔自己与失落事实接触)
把关注力放在更弱小的人身上,去关注弱小的人身上
逃避型的小孩,受内伤。
内心很不安,外表却假装没事,很配合研究者的指令游戏,可其实是在掩饰内心的悲伤……
poor kid!
课时简介
本课的主要内容:
1、失落与依恋关系
2、认识依恋关系
3、认识依恋关系形态
本课的主要内容:
1、认识失落
2、失落的形态
3、失落后引发的反应:悲伤
分离、丧失亲人、
失落:
离开母亲,诞生;需要父母养育,但也经历痛苦
失落:个体过去曾经拥有过,后来却分离或失去了的经验状况。泛指:失去、分离、期待落空等情境。
拥有爱但后来离开;理想
关系的失去,经历巨大的痛苦;
失落的情绪反应与身体反应;
失落的形态:
1、失去对自己有意义的人;如至亲——失去会不安全感,情感关系不同(在乎,意义不同),没有办法
2、失去身心健康或所属物;
如记忆力——力不从心,不好;
很多时候是功能上的失落;冲击到自我价值感
有形或无形,属于我个人的部分;
有形:玩偶、娃娃,丢失,失去生命中重要部分;我自己的,无法继续拥有,突然消失。
无形:
失落后引发的反应:
悲伤,不是单指一种情绪;
失落后的改变称为悲伤反应。
悲伤(grief)失落后的各种面向反应,包括生理、情绪、认知、行为、人际、社会;
失恋、分手:
生理上僵硬,胸口沉闷、胃部闷,四肢无力;
情绪:混乱、复杂、沮丧、不愉快、愤怒、忧伤、
认知:多元、复杂,怎么会这样,怎么办?想法
行为:不断找寻对方,尝试与对方接触;一个人关起来,流泪
人际:间接改变一些关系。
个人的状态是沮丧,有些规劝,有些人不喜欢;也可能新的
悲伤会改写你的通讯录;
社会:分手或单身,负性的评价,情绪的挫败感,影响存在的安全感,不被欢迎,找不到安然存在的安全感,评价、规劝、建议,冲突、远离。
哀悼:调适失落的历程称为哀悼
难关和挑战
造成困难性失落因素:
一、与失落对象的关系程度
二、依恋的本质(强度、安全度、冲突、依赖度)
三、失落的形式(残忍、创伤、非预期)
身心会产生阻抗,面对一些失落现象,会激起防御机制,避免直接面对失去的痛苦。如果在这样的一个历程的话,通知人们会在半年或一年之内才产生一些连结。
四:人格变量(控制、依赖性人格、不稳定性)
五:社会变量(人际系统、社会文化、社经毕竟)
六、附加压力(现实生活)
住处、经济、需照顾的人等。导致心里能量弱。
七、性别、年龄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更需要关注
哀悼的历程是独特的
有四个任务是需要经验和处理和完成的:四任务不是阶段,是独立的四个任务。
·接受失落的事实:理智和情感上都接受了
失落的发生压力很大、危险感很强。认知和情感不一。
·经验悲伤情绪的痛苦:
为了避免体验到痛苦,会封锁失落。需经历艰巨性的考验,要内心有能量,接受自己,持续接纳自己,才能完成悲伤的历程。
第一个任务和第二个任务常常一并发生,或者相互作用。
·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
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
外在环境:角色,分配,功能
内在环境:关系在的时候他是我心里的重心,内心一个非常稳固的关系的联结。当有这样一份稳固的关系存在时,不管遇到啥事和困难,就很稳定。如果失去了,内心就会很空洞。会有灵魂飘在空中的感觉。空还认为我们误以为自己很饥饿的状态里。对自己的关爱不是一下即成的。
·将情绪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关系上。
不是情感转移。如果没有重新接触失落的事实,把情感转移到其他身上。这是情感转移
强调:你愿意再一次的冒险,愿意在新一次的关系中再次经验爱与被爱。好好承认失落的事实,结束关系的痛苦。重新体认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力的人,愿意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你是有情绪和活力的。有情感能力的人。
如果是转移:还是依赖。会希望另一个人像过去的人一样照顾我,保护我。所以另一个人不是真正的另一个人,而是过去那个人的使用。我们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和失落。
我们在每一个工作里从头做到尾,我们愿意给自己一些激励,让我们自己走过属于自己独特性的哀悼
四任务息息相关,
复杂性悲伤
生理,情绪,认知,行为,人际,社会,不同层面的适应和哀悼。
在经历悲伤之前阻断,产生抽离。
复杂性悲伤是因为“不能悲伤所致”,也就是无法完成悲伤哀悼的历程。
演化为复杂性悲伤的因素
困难性失落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生命历史因素
特殊性人格因素
性别因素
角色因素
年龄因素
造成困难性失落的因素
与失落对象的关系
与失落对象依恋的本质(强度,安全度,冲突,依赖度)
失落的形式:残忍,创伤,非预期
人格变量:控制性,依赖性,不稳定性
依赖性人格重点在于接受关系而不在于人
社会变量:人际系统,社会文化,社经背景
(住处的移动)
性别/年龄
唯有爱可以疗愈悲伤,唯有有爱的人才可以承受悲伤。——托尔斯泰
第五章 认识悲伤与悲伤反应
Woeden在1991年提出,以悲伤(grief)来表示一个人失去所爱的正常反应。而当人需要去适应失落的过程,则成为:哀悼过程。(mourning)
后来,悲伤被认同为专有名词,取代了原本的难过(sadness)。
悲伤并不是单一的难过,而是巨大的痛苦。所以,
grief在字典上的解释:great sorrow orfeelings ofsuffering(巨大悲伤和痛苦感觉)
Worden(2001/2004)椅悲伤来表示一个人失去所爱的反应。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认知反应与行为反应。
除了死亡之外,任何形式的失落都可用悲伤做指称。
悲伤更进一步分为:单纯性悲伤和复杂性悲伤。
悲伤的反应
悲伤
生理\情绪\认知\行为反应 一个人失去所爱的反应,属于个体的.还有人际与社会的反应,属于个体与外在的关系.(失去\分离\短暂分开)
单纯性悲伤
情绪方面的反应,复杂而交错发生.悲哀\愧疚\自责\抗议\否认\焦虑\麻木\疲惫感\生命的失控感\无助感\惊讶\不知所措\无力感\被剥夺感\退缩.看似不健康的反应,有个体独特性的反应历程.
生理反应:
身体应对所产生的反应:发抖\胸闷\窒息感\四肢无力\无精神\无专注力
认知反应
各种想法,有过去的习性.失落发生一个生活的改变.生活秩序\安排被破坏,引发个体焦虑感,倾向要把事情控制好.会有不相信\困惑想找答案\怀疑\对失去者的反复思念\
行为反应
失眠\缅怀\情感抒发\
不同的悲伤历程
安全依恋 比较能安心的面对与接受关系的分离.安心感受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建立新的生活
焦虑矛盾 又爱又恨的拉扯感,害怕被遗弃,因为自己不够好,不被爱.没有办法接受失落的现实.寻求依赖和保护,撇开现实,易发生情感的转移
焦虑逃避 避免经验情感的依恋关系,提早切割依恋关系.表现出无感.封锁自己隔开失落的经验.
防卫机制 避免直接接受关系遭到破坏或威胁
1.否认 心里清楚但是可以不承认
2.压抑 情绪反映都压抑在潜意识中
3.合理化(理由化\理智化)
1)用不正确的理由告诉人们避免接触自己真实的感受.--理由化
2)用主流价值的思想取代自己真实的感受.--理智化
4.讨价还价
5.转移\移置
转移注意力,用不相干的事情来避免碰触失落感
把关注力移置到更弱小的人身上,避免悲伤反应
依恋是为了获得情感连结以获得生存的保障.一旦这样一来的连结关系产生了威胁危机,个体便会产生焦虑与反抗情绪,以防止被破坏,阻断的可能,并尝试和失落对象重新连结关系.
亲子的依恋关系:
哈洛 恒河小猴 人有爱和安全感的需求,每个生命个体里需要被建立的状态
爱和亲密才是亲子关系里最重要的本质
鲍比
安全依恋关系
抗拒焦虑依恋关系
拒绝任何外部的关心,没有办法建立新的关系,重新见到母亲会出现强烈的抗拒.
逃避焦虑依恋关系
充满不安恐惧,会配合完成新的关系的建立,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忍耐压抑.重新见到母亲抽离出依赖关系,割断依恋为了避免新的伤害.
紊乱依恋关系
形成未来人际关系的雏形
经历--处理--完成
worden的哀悼四任务
每一部分都有独立的功能,每一部分都相互独立,不是依照顺序渐进的,也不是互相关联的。
完成了这四个任务,是真实接受了失落和悲伤。
一、接受失落的事实。
失落过程有压力和威胁感,很难马上从内在外在,理智认知情感,一致性地接受。接受,指一致性地接受。
二、经验悲伤情绪的痛苦。
大起大落,大悲大痛,破坏了现在的生活状态,破坏了现有的控制状态。把失落封锁和压抑在内心深处,假装没有意识到,不会被触碰,有距离,不需要触碰。
有心理能量,才能在痛苦中,稳定、接纳而友善地进行悲伤历程。跟自己有友善的接纳关系,情感层面才能接受这个事实。
任务一二可以一并发生,相互作用。
三,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
外在环境,角色,功能,任务分配。
内在环境,过去的关系在的时候,是我心里的重心。是稳固关系的链接。我知道我依然有一个很重要的人在我的 内心世界。——空洞,寂寞孤单,有吞噬力的情感状态,仿佛自我不是一个很充足的存在。
四、将情绪的活力投注在其它关系上。
不是情感转移。需要体认到新的生命的开展,愿意再一次冒险,将情感投入到新的关系中,再次经历爱与被爱。
第四章:依恋关系形态影响悲伤历程
*依恋关系形态与悲伤历程:
安全依恋关系(安心型)→渐渐的完成哀悼,面对自己真实感受及历程,进而展开新生活。
*依恋形态与失落因应模式:
安全依恋关系(安心型)→哀悼,完成需要的悲伤历程。
*依恋关系形态与悲伤历程:
焦虑/矛盾依恋 关系(追型)→漫长,较难完成哀悼。容易找寻替代者,寻求依赖及保护。
*依恋形态与失落因应模式:
焦虑/矛盾依恋关系(追型)→抗拒,在接受与拒绝接受之间纠结。
*依恋关系形态与悲伤历程:
焦虑/逃避依恋关系(逃型)→漫长,较难进行哀悼。选择孤独、鼓励,不再投入情感,对关系保持距离。
*依恋形态与失落因应模式:
焦虑/逃避型依恋关系(逃型)→逃避,封闭所有哀悼的可能,逃避揭露情感。
第一章:何谓失落
认识失落
失落的含义:个体过去曾经拥有过,后来却分离或失去了的经验状况。泛指:失去、分离、失望、期待落空等等情境。
失落的形态:
①失去对自己有意义的人。*失落是无法比较的。在失落感上要尊重每个人对失落认知上、感受上是不同的。
②失去身心健康或所属物。
A:身心健康:在俗世生活中的生活功能和生活能力。
身心上的失落主要是指功能上的失落。
B:所属物:包括有形的物质,或者是无形的,个人的梦想、目标等等。
失落后引发的反应:悲伤
*悲伤并非至意指“悲伤难过的情绪”,也非是悲伤负面想法及忧郁心情。悲伤,必有一重要的失落对象,此失落的发生造成生活的毁坏、改变、并有被剥夺感。是一种“过去曾拥有的,都不再复有”的失落经验。包含有形(人、事、物)与无形(期待、渴望、梦想、价值感)的失去。
悲伤反应的含义:是落后适应的整个历程,就称之为“悲伤反应”。
Worden(1990)将悲伤(grief)定义为是落后的各种面向反应(生理、情绪、认知、行为、人际、社会),而调适失落的历程则成为哀悼。
悲伤调适历程:
我们每个人在经历失落过后必须调适时间是不一样的。没有时间表,具有独特性,无法比较。一天,几天,几个月,几年,很多因素接受这个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用历程的概念来理解,而非问题的概念。请切实,悲伤是不能被解决的,而是被完成的,当完成哀悼任务时,才能完成失落,进一步接受失落的发生。历程有时间性,在个体有意识的理解下,进行有目的哀悼。时间的长短和失去对象的关系、对生活建构的部分密切程度等,在这个历程里,人们接受,必要经过哀悼的表达和行为,日渐接受失落发生的事实。例子:有些突如其来失去至亲的人,做梦(行为的反应)和与故者温故知新,非常温馨,同时有新的体验,但在梦里清醒或不清醒的感觉到我好像失去了这个亲人,有一些接触,一些问答,无论我们在梦里进行了哪些历程,我们醒来时,我们会非常明确知道我做的是一场梦,但我们意识这只是一场梦,我们就会悲从中来,哭泣,我们会想回到梦里去,我们开始感觉到:我真的失去了。虽然我已在调适,又在梦中再接受分离的发生,我们或者会反复做梦,通过和别人的叙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接受。这些过程帮助我们接受失落的发生。所以这是一个历程,要完成我们个别性的哀悼,对自己有意义的哀伤的表达。每个人的内心故事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关系里的记忆是不一样的。我们要能够表达这些痛苦的情绪,我们在照顾这个悲伤的历程中,要照顾到自己的需要。
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失落过后,都是一个人把自己照顾好的过程。我们从出生是从被照顾的经验走向自我照顾的经验。以前我们是透过别人的发现来主动提供给我们的,但是失落过后,那个本来会照顾我的那个人不在了,所以失落过后,是一个学习把自己照顾好的过程。但这个不容易,我们首先要照顾悲伤情境中的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困难。
先了解
生理方面:四肢无力、反应慢、专注力不集中:需要静下来、慢下来,让自己暂时隔离人群比较密要的来往。保留比较安全的一个空间,让身体可以停止下来,静止下来,需要回到自己的呼吸上来,把这些低落的情绪释放出来,透过呼吸让大脑有一些休息的可能性。头痛、疲累:营养的补给,事实的可以滋补身体的部分。需要营养的食物滋补。无法剧烈运动:慢走、慢行,保持身体机能。需要睡眠。但睡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情绪有负担有重量,很难放心的睡眠,但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如果一个人长期睡眠不佳,会造成大脑、身体非常具体的伤害。不断经历恐惧感,没有放松睡眠。久而久之,就会让自己不能睡的这事也会暗示自己不能放松。改变床的位置或角落,找一个,方便求助等等,让自己感觉可能性放松。事实上我们生理 的反应和情绪反应是息息相关的。
心理情绪方面:激发的是不安全感、恐惧感,对于自己能保护自己的概念不存有,必须要仰赖别人的,对自己无信心,恐惧会越来越大,但想象一些无法印对的事情后,恐惧会越来越大,我们会体验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无力。任何失落指向我们必须重新学习,我们必要要学习新的经验,可是如果新的经验让我们处理来不,或者无法面面,我们是非常挫折和沮丧拓挫折里我们就会对自己有很多的抵毁、嘲讽。我们如果对自己不友善的话,我们就会会对自己产生很多批评和不耐烦,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被人讨厌的人。所以我们在心理情绪上,我们的感受会不舒服、无能为力、不光彩的体会,我们出现对自己的不接纳,我们不喜欢这样的一个自己,我们心里的情绪会雪上加霜,我们对自己厌恶,排斥,本来经历失落时情绪是沉重的,又加对自己的不友善和批评,就会雪上加霜。所以最重要的是表达和释放,能哭就好好哭,需要喊叫就喊叫,透过一个空地,安全的空间里把自己的话不管是想念还是愤怒,都有释放出来。情绪最担心的是累积和压抑,会造成我们器官上的负担。好象有一些压力从我们身体离开了我。
认知:告诉自己不是真的,或者要接受,或者为什么,在各式想法中不断冲撞,没有系统、逻辑性,我们需要重新的排列组合,让认知有被破坏的部分重新结构起来。过去你认为好人就有好报,但失落还是发生了,认知被影响了,你到底要相信过去的一个想法,还是要更替他,是非常艰辛的部分,你要重组以前认为的经验。失落后,就会明白,未必是好人就有好报,而是人生当中必然有失落的经验,无关好坏。但你有一个新的体悟之后,新的认知就会成为一个新的思考模式。哀悼历程中会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中途之间会有拿捏不定,从过去的已知的到新知的部分,也是哀悼的一个历程,重新建构起新的认知系统之后,也可以说认知方面也完成哀悼历程了。
心理行为:想阻抗,恢复联结,不想直接接受失落事实,透过不断回想,重游旧地,会有哭泣等行为,为了让我们自己好好回看我们到底在这个关系中经验了什么的过程。当然我们的行为上采取封闭,回避这个失落的事实,这不是一个哀悼的历程,所以一个积极性的哀悼是我们会去回想,回看,整理出哪些部分对我们有意义,哪些部分要放开,让这样的失落的事实让我们个体所接受。我们会尝试恢复联结,同时我们会知道这份联结已经改变,即使在精神上我们没有真正失去对方,但在现实方面我们已经改变了。所以在行为的需求上,就要对自己有一些尊重,哪些行为的历程是帮助自己的哀悼,完成自己的独特性。我们要做的行为要自己理解,友善的看待,而非别人的认同。如果指望别人会有挫折。没有办法通过外界给我们一些肯定和认同。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病态、怪异,但我们没有办法支持和理解自己的时候,我们会问别人,事实上,我们面对自己的失落的历程,我们是没有办法通过外界说明对不对。重要的是通过自我觉察,何以要这么做。未完的情感:写信、祈祷,另一个人就不一样需要这样,所以没有办法透过外人来界定。切记:一定要自我理解,尊重自己的需要
精神意义方面:可以通过宗教信仰,生命意义层次的体会。从整理上看,对生命考验,可以带来成长,生命的课题需要提升。虽然我失去了一段关系,一个亲人,但在精神方面,关于爱的方面,我没有失去对象。但我经历到了,爱的体验,我如实的体验到了。精神上不会那么虚空。会重新面对个体的生命意义,过去,可能把自己的意义建构在另一个人身上,这段关系失去后,可能会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存在,我的存在有意义吗?可能在精神意义上要重新摸索。
人际重组:需要重组
生活空间及时间:有失落后,空间和时间都被挪空了,过去那个人在的时候,很多时间是需要和他分享的。多出大把的时间和空间怎么办?我们可以填补,这是一个过程,我们也要接纳某一些空的存有,这可能是我们在哀悼过程中的一番体会,在新的人际生活中后,旧的一些可能不复存有。新的关系会慢慢选择进来,重组起来。哀悼过程中要看着很多失落的离开,要面对独自留下一个人的时间。是不是能面对地自己?和自己一个人好好相处?一方面哀悼对方的离开,一方面也要学会和自己相处。失落的发生往往把我们带回来面对我们自己,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和不和谐?这也是一个失落过去对我们非常大的一个任务的挑战。
悲伤(grief):失落后的各种反应(生理、情绪、认知、行为、人际、社会)
适应失落的过程:哀悼
任何形式的失落都可以用grief来指称,只要经验到失去、分离
悲伤分:单纯性悲伤和复杂性悲伤
一、单纯的悲伤,人之常情。只要是生命的个体都会有情绪、认知、生理上的反应。
首先要关注情绪:情感历程复杂,交错发生。悲哀、自责、低落、愧疚、可能有抗议、否认、焦虑、麻木,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失控感。无助感、不知所措、无力、解脱感、惊吓感、剥夺感。不想面对。空洞,抽离情感,无感等等。不能因为自己的感受不一样,但对于个体而言,这是必要的防御,并不该视为不正常,而是为了保护个体,再正常不过。情绪历程有个体的独特性。我们要用理解代替批判。
生理反应:华人不太容易把情感状态作分享和表露。当没有表达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生理:胃部空虚、呼吸困难、发抖,喉咙发紧,窒息感、四肢无力、紧绷,难以放松的感觉。长期压力累积下,缺乏精神,无法有专注力的现象。情绪的字眼本身有器管的字眼。感受一下,只要情绪有发生,我们的器官、生理就会有发生。
认知反应:念头,想法,这不是真的吧?阻抗自己和事情直接接触的可能性。怎么办?接下来我要做哪些事情? 我们要理解失落的发生代表着生活的改变,容易引发个体的焦虑感,我们生命的个体要倾向于控制好。认知跑出来是控制的需要,在一条一条出来的时候我们是想告诉自己如何去处理这样的状况,重新找到一些秩序。 有时候失落的发生是不知道理由的,如果我们倾向于任何事情一定会有理由,当失落出现时就会问为什么?当你出现为什么念头时,代表出现困惑,就想找理由,找答案。 还有的是怀疑,特别是莫名的原因造成失落的发生,我们没有办法很清楚知道原因,我们很想找到解答,但无论何种,都只是一种可能性,不管如何解释,还是怀疑的。就会在困惑和怀疑间摆荡。容易回到从前,过去是如何走过我们的生命历程的。哪个人跟我说过哪些话。一旦我们有失落时,我们的潜意识是明白的。我们会有一些不真实的感,好像我们没有失去对方,甚至我一想起他,就历历在目。脑袋里出现很多想象,都属于认知反应。
行为反应:如果我们情绪里有痛苦,可能会哭泣,叹气,失眠的现象,想要旧重游,我们要一起回头走过的路,看我们一起看过的地方,有一些缅怀的动作,可能我们一直看照片,透过照片我们一起等等。告诉自己这些不是空的,这一切我曾经拥有过,我曾经在这段关系中真实的付出过。仪式,每一天每一刻的仪式。甚至我们有时候会带着对方戴过的手表等,照片等,当我想念时,可以摸一摸,慰藉自己失落的事实,告诉自己我们没有完全分开。
依恋关系形态影响失落历程:
一、安全:知道分离必须出现。我们会相遇,也会分开。不会因为分离发生否定相聚时所有的记忆。知道必须去学习适应、接受的过程。会比较安心于感受自己的真实历程。通过表达、书写、记念物,哭,哀悼等表达自己的感受,接下来会慢慢展开新的生活。
二、追型:又爱又恨的拉扯感。直接解读分离:我不够好,不够被爱。任何分离真实的理由都是他们避免接触的。没有办法触摸现实。会非常抗议、抗拒,所有的失落都是指向我是不够好的。拒绝这样的一个感受和经验。就很难完成哀悼。大量早年留下来的经验:我是孤独的。内心的虚空必须马上找到另一个转移的目标。把失落的经验放在一旁,继续找到另一个依赖对象,比较容易发生情感的转移。
三、逃型:我不要这样的关系。一旦有关系就容易有伤害。必须经验痛苦的感觉,所以在人际当中我就逃,一旦失落要发生时,提早会切割,阻断。一旦失落发生时,逃型的人已经撤离了。怕失落太过巨大,避免阻隔。投入情感是要回避的,封锁自己。没有办法真实完成失落的经验,也是就没有办法把失落经验转换成成长的养分。逃避揭露真实的情感。
为什么人会有失落感(情感断裂感)?是来自于我们有情感联结。追溯到:诞生,妈妈,依恋关系。小小孩子无法独立生存,依靠妈妈。
失落的发生,是因为有情感依恋的需求。
只要是哺乳类动物,都存在。人类的依恋关系是特别深刻的。需要食物、照顾、需要情感的联结。情感是需要回应的。
孩子透过他人的回馈来认识自己是谁?
依恋行为是为了获得情感连结以获得生存的保障。一旦这样的关系被破坏了,失落感就产生了。
依恋关系:哈洛(美国),恒河小猴。
父母伤害孩子并不会让孩子离开父母,孩子是没有能力离开父母的。爱是非常重要的,爱才是亲子关系里最得要的本质。所以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爱、安全、亲密,对于我们人类每一个个体都会形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鲍比:依恋关系的形态差异?缘于原因?18-24个月的小朋友和妈妈到研究室里。短暂分离。测试孩子的反应是如何?发现听到的分离之后的个体焦虑反应不同是非常明显的。三种不同依恋关系:安全型(十足安全感,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不会离开你,孩子的存在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能力有成果)、焦虑/抗拒型(变脸,沮丧、愤怒,哭喊。两个都非常沮丧挫败,拒绝安抚,满脑子都是妈妈为啥不要我,无法接受新的关系的建立,关注焦点是回到妈妈身边,妈妈回来后看到母亲出手会攻打母亲,表达愤怒,想要表达的是我很害怕,我很恐惧,你怎么可以离开我,这样的一个互动后果妈妈又会攻击孩子,孩子又和妈妈拉扯。关系里是焦虑的。又爱又恨,两败俱伤的关系,小孩子不敢相信他们是可以安心被爱的孩子,一方面怕没人,有你又怕受伤,处处防备);焦虑/逃避型(面无表情,妈妈认为孩子没有事,离开,接下来孩子并不是真的OK,当研究助理偿试接近小孩子,小孩子不安,但要假装没有事情发生,会配合,但可以看来这些孩子没有积极主动想学习。配合是为了掩饰。并没有建立新的关系,忍耐,压抑。当妈妈回来,靠近孩子,孩子表现出来不认识妈妈,其实这个孩子在表示她非常恐惧和不安,是因为你离开我,为了不让你有机会伤害我,我先提早切断情感联结)
后来又学者增加紊乱性:重复发生焦虑逃避和焦虑/抗拒。
儿童行成的依恋关系,成人后会重演。
授课老师
学员动态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