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建立
01.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
对比:
自我驱动力 强 自我驱动力差
自信 做事不自信
自主自动自发做事 VS
专注高效 退缩
初高中学生学习差体现在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的脑基础
成绩高,前额叶的脑区激活程度就高.
DLPFC背外侧前额叶:涉及多种认知能力,例如执行功能,工作记忆,内源性注意,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DLPFC还与许多非认知能力相关.例如计划,情绪调节,尽责的人格特质,自我调节和自尊.
前额叶发展高峰在一岁左右,4-6岁逐渐降低,但是是规则意识,自控力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孩子内源性注意力高度发展的阶段.一直会持续到18岁
家庭对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如何建立和提升
1.不做直升机式父母.(指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过度操心,关注,干预,保护的父母.
典型表现:超现实教育,心理缺失,出于善意,"脐带"实时安抚 ,实时控制,贴标签,过度教养,短暂快乐,实时监督,过度保护,结果导向 ,手机父母,,全神贯注 过度参与 过度控制,如影随形
2.曲线救国不死磕:因为学习不好而剥夺孩子的兴趣班,做手工,做家务,相反,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会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3.在日常生活中提升:
五个原则:
A练习永远从简单的开始.
B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C用心夸奖
D正确批评:不是一棒子打死,要看到孩子的进步,比如孩子考试考乐98分,你不是看孩子从88分到98分,而是从98分到100分的这两分,这个时候应该是用心的激励,肯定好的,看看不足的是什么.
E爱好与特长是孩子提升自我效能感最有效的途径.
孩子在自己爱好和擅长的事情上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进而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从而逐渐使孩子拓展自己在其他领域的自我效能感.
4.亲子家庭作业积分榜.
孩子在作业的过程中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孩子自己检查出来的给加一分,作对的加2分,如果使父母检查出来的就要扣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