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人格障碍的教育理念和做法
- 不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生活方面、对挫折的误解、专业选择方面、择偶方面)
- 家庭与学校中的等级观念(更好的成绩=更高的等级、培养了等级观念、特权感、自卑感;根据成绩贫乏分班,妨碍了合作精神、形成了扭曲的成就概念)
- 完美主义和数字化倾向(完美:导致强迫性人格倾向的极端发展、阻碍了创新精神的发展;数字化)
- 缺少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思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智:清醒和清晰的思考能力;仁: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的能力;勇:能够超越享乐主义,为所当为的能力;节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超脱性:能够活在当下而不为将来顾虑;正义感:能够明辨是非的能力)
- 缺乏对权利、义务等超我原则的教育
- 青少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对人格的成熟很重要
- 缺乏足够好的超我原则的教育(诚信与守规矩、平等观念、人权观念)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 自我(思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 本我(内在需求、等级观念)
- 超我(权利、义务)
- 自我、本我、超我三个机制的全面发展才能保证人格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