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
运用“我的信息”表达我的感受
无效的沟通方式:命令式,警告式
责罚式 威胁式
我的信息句型 :
描述孩子的行为:当~~
告诉孩子原因:因为~~
告诉孩子我的感觉 :我觉得~~~
告诉孩子我的希望:我希望~~~
父母如何
运用“我的信息”表达我的感受
无效的沟通方式:命令式,警告式
责罚式 威胁式
我的信息句型 :
描述孩子的行为:当~~
告诉孩子原因:因为~~
告诉孩子我的感觉 :我觉得~~~
告诉孩子我的希望:我希望~~~
如何进入孩子的内心的世界
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
身体语言:眼睛看着,
重述:根据父母的理解重述孩子的想法
改句子:要用问句。引起孩子的思索
举例子:
摘要:
引导:然后呢,后来又怎么了,能不能再多说一点啊
跟孩子沟通时要注重孩子的感觉,而不要讲道理
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开放式回应:这道理对会儿似乎很难吗?你以前 做到过?
封闭式回应:讲道理,否定孩子表达的愿望
积极倾听的句型:
你的感觉是·~~~
你的意思是~~~~
你觉得~~~~
我不太了解你的感觉,你能再说一遍吗?
第五章 鼓励有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讲 鼓励的原则——避免不正确的态度及行为
鼓励的原则:
1.真诚的接纳
A.对事不对人,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
小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特别活泼。有一天,他去冰箱拿牛奶时因为瓶子较大,牛奶掉地上。妈妈听到“砰”的一声,跑过去看到满地的牛奶,妈妈楞了一下神,妈妈赶紧说:“哇,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牛奶池,说着就在牛奶上玩了一会儿。”孩子刚开始被吓着了,看到妈妈的态度以后,就放松下来,跟着妈妈一块开心的玩。玩了一会儿,妈妈说:“现在,我要把牛奶手起来了,可这么多牛奶我该怎么办啊?”小男孩马上说:“妈妈我来帮你吧。”然后跟妈妈一起把牛奶收好了。之后妈妈带着孩子来到室外说:“我们来学习一下怎么用你的小手来抓这个大瓶子。”然后妈妈找来一个大瓶子装满了水,教孩子用双手托着这个大瓶子,几次练习以后孩子就可以稳稳地抓住这个大瓶子了。孩子在院子里开心的跑来跑去,说:“真是神奇的一天啊。我不仅在牛奶里打了个滚,开心的玩,而且我还学会了帮妈妈收拾牛奶,最重要的我还学会用双手抓这个牛奶瓶。”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一名非常著名的医学科学家。那么我们知道,他小的时候这样的一个错误,让他从中学习到要认真、要学习,而且犯了错误要承认、要承担行为结果。当然,这是跟妈妈真诚的接纳孩子是分不开的。妈妈对孩子的接纳,保护了孩子的闪光点,不仅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而且也非常的开心,也认识到、感觉到妈妈对孩子的接纳和肯定。
2.注重积极的一面
A.孩子的行为具有两面性。有赖于家长能看到哪一面。如果您总是能看到好的一面,并且告诉孩子,孩子就会建立自尊自信,而且会自动修复自己不好的地方。如果总是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孩子就会变得沮丧而逃避责任。
小故事:我曾经训练一个孩子,他在旁边写作业,妈妈正在听我上课,当时讲的课刚好是鼓励。妈妈想王老师讲的鼓励我要马上用上。她就走过去看孩子写字,孩子那时正在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妈妈看到说:“哇,你这个字看起来还不错哦”,你看你这个“彩”字都没少三“撇”,一边说着一边用笔把这三“撇”给补上了,因为孩子的这个“彩”字真的少了三“撇”。这时候孩子就捂住妈妈的嘴,他觉得妈妈当着我的面在讽刺他。孩子为什么有这种感觉?那时因为家长忽视了孩子积极的一面,像这篇字里面有写得好的,也有写得不好的。像这个“彩”字甚至写错了,家长常常第一眼看到孩子写错的一部分。包括我们拿着孩子的卷子,即使孩子考了99分。我们也只看到那1分是怎么丢的。
我曾经在小学的门口看见一个家长,她在接孩子,她女儿开心的跑过来说:“妈妈妈妈,我今天考了95分。”妈妈也很开心:“95分,太棒了。”接着妈妈问;“你们班有几个考100分的啊?”孩子:“10个。”妈妈又问:“那考95分以上的呢?”孩子的声音就慢慢低下来了:“也有10个。”妈妈说:“那有什么高兴的啊?你这不都20名以内了。”孩子低着头就跟妈妈走了。这就是在鼓励过程中我们要看中孩子积极的一面。我们要看到这个孩子95分是怎么来的。我们要告诉孩子:“哇,你今天考了95分,你是怎么做到的啊?”孩子就会自信大涨。就像刚才那个妈妈,我告诉她:“你看孩子的那些字还有那些是比较好的?”她说:“这个白字还行。”我说:“你跟孩子说:这个白字啊写的真好,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这个字写的跟其他不一样?”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孩子就有可能去发现这个白字到底是怎么做到得,然后就会慢慢去修正其他的。
我曾经训练过一个孩子,以前他写字时,写错一个妈妈就擦掉一个,后来妈妈只要一过来,他就拿手捂住作业不让妈妈看。当妈妈学习了鼓励的原则,知道要看孩子积极的一面,有一次妈妈又走过去看,孩子又用手把作业盖起来了。妈妈说:“诶,我看到又一个字写得超好看。”孩子很惊讶,他本以为妈妈又来说他哪个字写得不好,结果妈妈说有一个字写得特别的好。孩子马上把手拿开说:“妈妈,妈妈,是哪个字啊?”然后妈妈就指出其中一个字,告诉孩子这个字看起来特别舒服:“你看这个字,每一笔都在格子内,而且横平竖直占满格。”孩子听完妈妈的话,又问妈妈:“那这个字呢?”妈妈又点评这个字哪里好。说着说着,孩子就把不好的字擦掉,然后重写。这就是鼓励的原则: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孩子受到鼓舞以后自动修正那些不好的行为。
3.重视努力和进步
A.合理设定目标,一步一步地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小故事:我训练一个孩子,他写作业要花4个小时。那我们怎么办?有一次,这个孩子写字,我就走过去说:“我要跟你打一个赌。”孩子说:“什么赌啊?”我说:“我一转眼啊,你这一行字就写完了。”孩子看了我一眼说:“我才不相信呢。”结果我就离开了。这个孩子花了大概半个小时,这行字算是写完了。然后我回来就说:“哇,我怎么一转眼,你这行字就写完啦?!”我看到孩子的眼睛瞬间就亮了,然后开心的说:“哇我这么棒啊,老师你一转眼我一行字就写完了。”接下来的第二行就很快了,第三行就更快了。
4.肯定个别能力
孩子可能英语比较好,数学、语文稍差一些。那我们就要先看英语,而忽视数学和语文。因为我们要看积极的一面嘛,而且要肯定孩子的个别能力。当我在跟孩子说:“诶,你这个游戏怎么玩得这么好啊?这个英语单词你都认识吗?这个游戏的很多单词我都不认识。”孩子说:“老师,这些单词我都认识,我为了玩游戏,不会的单词我就主动查字典。”我说:“你太棒了,你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么强,天啊,我简直佩服得不得了。”慢慢地这个孩子开始对其他科目也有兴趣了。因为我们知道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当他在一个方面得到了肯定,实际上他的归属感、自我价值的肯定、他的自信和自尊都起来了。而这种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是可以运用在孩子的方方面面的。慢慢的孩子的语文也开始有了一点点进步,他开始查字典去找那些不会的词。这个时候只要我继续跟上,告诉孩子:“哇,你这个语文你也会查字典了,你既然能把学习英语的方法运用到语言上。”其实我在用这个方式告诉孩子他其实已经有能力学好语文,也能学好数学。这就是鼓励的原则,注重孩子的个别能力。
还有一个小男孩,他几科学习都不怎么好,但他是一个非常热心的孩子,他特别东帮助同学,也特别爱帮助老师,老师甚至说:“孩子,你把这个作业写完,老师有个好活让你干。”孩子说:“老师,别写作业了,太耽误时间了,什么好活啊,你告诉我我去帮你干。”抓住孩子这个特别的能力,我跟他的老师约定,让孩子每天告诉老师他的一个进步。比如这个孩子以前同学一碰他他一动手就打过去了,而现在因为老师告诉他每天要告诉老师他的一个进步,他就跟老师说:“老师,刚才某某同学碰到我,我没有打他,我来告诉你了。”老师这个时候就要肯定他这个能力:“你能第一时间来告诉老师,说明你很信任我。老师也相信你每天都能有一个进步。”通过这个方式,孩子慢慢的把帮助同学的这个特点开始发挥到帮助每一个同学,包括那些跟他关系不太好的同学身上。而我们也开始发现,当孩子这样子做的时候,我们不再跟他说作业作业时,孩子反而在课堂上写这个老师的作业,然后回家完成这个老师的作业。慢慢地在其他功课上也开始有了进步。这就是鼓励的原则,当我们肯定孩子个别能力的时候,他的其他能力也会发展起来。
5.避免说令人沮丧的话
有时候孩子会说这篇作文我不会写,这道题太难了,我根本就不会。当孩子说不会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要想一想,他是真的不会,在能力上不足还是他不愿意做。多数时候是孩子不愿意做。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跟孩子把这个目标分解。
“积极心理暗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做了一个测试,然后告诉老师,哪个班有几个同学特别聪明,他们会大器晚成,虽然现在他们的成绩不行,但是将来他们的成绩一定会很好。结果8个月以后,再回来测试,发现那些被他点名的孩子成绩真的大幅度提高。实际上这些孩子他都是随机抽取的。而为什么孩子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老师听从了罗森塔尔的话,认为这些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非常有智慧的,所以在平时给这些孩子以点点滴滴的宽容、肯定。肯定他们的能力、肯定他们的进步,并且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尝试,让他们克服“我不会”、“我试试看”这种心理。而是让孩子知道“我能行,我愿意做,我已经开始行动了”。结果孩子的成绩就真的提高了。避免使鼓励打折的话,避免说沮丧的话。
6.从自我鼓励开始
A.父母应对自己有信心
有一个妈妈跑过来跟我说:“王老师,我又对孩子发脾气了,我还打了孩子,我怎么能这样子呢?我已经向自己发誓再也不对孩子发脾气,再也不打孩子了,孩子今天气呼呼的去上学了。我真担心他今天在学校里会不开心。”这时候我看着这个妈妈,问:“以前,你多久发一次脾气?”她说:“以前我天天跟孩子发脾气,我天天跟孩子大吵大闹的。”我问她:“你最近有多久没发脾气了?”她想了想说:“有两个月了。”我说:“你以前天天发脾气,现在两个月发一次脾气,你觉得自己怎么样?”这个家长这时候就笑了,刚开始来的时候满脸的沮丧。她说:“哇,王老师,你看我进步了吧,我以前天天发脾气,我现在两个月发一次脾气,我得大大的奖励一下自己。”我也肯定了她。鼓励真的要从自我开始。
鼓励三段论(美言录):
A.描述你所看到的好行为
B.描述你的感觉
C.用具体言辞描述孩子的行为
如:当我回家看到这个房间,我觉得很清爽,因为你把笔都放笔筒里了,书都放书架上了。真是井然有序。
这就是鼓励三段论句型:当我看到……我觉得……因为……
第五章 鼓励有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一讲 鼓励的意义——认识鼓励和称赞的分别
人需要鼓励如同植物需要水一样。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
小故事:有一个小男孩读幼儿园时妈妈第一次去参加家长会。家长会上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别的孩子能坐15分钟,而他只能做3分钟。”妈妈听后特别的伤心,在回家的路上她就想该怎么跟儿子说这件事情。见到儿子,妈妈说着说:“老师夸你了,说你比别的孩子都进步大,你以前只能坐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妈妈看到孩子的小脸亮起来了,眼睛也亮起来了,当天晚上比平时还多吃了一碗饭。而且破天荒的没有让妈妈喂。这样子孩子慢慢就长大了,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又去开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智力有点问题,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看。全班50个孩子他考倒数第二。”妈妈听了后眼泪都掉下来了。回到家后,妈妈对孩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只要你再努力一点,你就能超过你的同桌。而你的同桌考21名。”孩子看着妈妈就回到房间去学习了。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上初中了。在家长会上,直到家长会结束老师也没点她孩子的名字,妈妈就去问老师,老师说:“你的孩子一般吧,考重点高中还是有困难的。”妈妈听后非常开心,因为在家长会上她的孩子第一次没有被单独点名。回到家里,妈妈对孩子说:“老师对你非常满意,老师说你稍微细心些、努力些你就能考重点高中的。”等到孩子高中毕业的时候,孩子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孩子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聪明的孩子,我知道是你一直在鼓励我。”这个故事叫《母亲的讲话》。母亲通过对孩子的回应,从幼儿开始她看到孩子以前只能坐1分钟,到现在能坐3分钟;以前考试倒数第二名,现在是目标第21名;以前是普通中学,现在是重点中学。这就是孩子只跟自己比。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
那有的人就问了;“总是这样夸孩子会不会把孩子夸坏呢?”我再讲一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鼓励和称赞是不同的。
在我们的一次训练课上,有个小男孩叫明明。他做了两架飞机,然后自言自语的说:“飞机得有飞机场啊。”于是他就用普通的纸做了一个立体的飞机场。我看到后特别惊讶,我说:“明明,太有创意了。你看你这个停机场不仅有候机大厅、还有停机坪、还有跑道、还有观望塔。”孩子高兴的说:“老师,我特别特别开心,你能看中我这个停机场,我开心极了。我要把这个停机场带回家给我的妈妈,我妈妈一定会夸我的。”旁边的小小说:“你妈妈一定不会夸你的。你是来学习的,你却带回一辆纸飞机,还带回这么一个立体停机场,你妈妈一定会批评你的。”明明说:“不会,我妈妈会夸我的。”这时我看到其他的孩子也都说明明会被妈妈批评。于是我把课程停下来问:“那你们觉得怎么做妈妈会夸你们呢?”有个孩子说:“我考100分,我妈妈就会夸我,给我买好吃的。”另一个孩子说:“我要得到老师的小奖状,妈妈就会夸我。……随着孩子们的声音越来越小,我开始发现妈妈们很少夸孩子,只有在他们成绩特别好的时候才夸他们。于是我就转移话题:“那我们来看看妈妈们有什么有点吧。”孩子们的眼睛都亮起来了。有的孩子说:“我妈妈特别会讲故事,她就是个故事大王,她讲的故事绘声绘色,好听极了。”有的孩子说:“我妈妈就是一个好厨师。……通过这个故事你们有没有发现,妈妈们夸孩子,说的都是结果;而孩子们眼中的妈妈都是点点滴滴的,一点一点的事情。
孩子们夸奖妈妈是鼓励;(孩子夸奖妈妈是一个过程)妈妈夸奖孩子是称赞。(妈妈夸奖孩子是一个结果。)
鼓励与称赞不同:
鼓励:
1.注重孩子建设性处理生活的能力
比如:有个小男孩,今天早晨出门时候妈妈说:“今天要下雨需要带雨伞。”可孩子觉得很麻烦所以没有带伞。放学的时候真的下雨了。当孩子从学校跑出来的时候,妈妈看到孩子拿着张纸顶在头上。这个时候鼓励是这样的:孩子,你能想到用一张纸顶在头上,就不会淋雨了,你太有创意了。称赞就会批评孩子:你看,下雨也不带伞,你看淋雨了吧?!孩子就会受到挫折。
2.注重内在评价
比如孩子做了一个新模型,或者孩子有一个新发明。鼓励的时候我们就会说:“你看,你对自己特别的满意。”强调孩子内在的感觉,而不要说:“你看,我觉得很骄傲,我太高兴了。”这种表达就没有前面好,应该注重孩子内在的感觉,他觉得怎么样。
3.认可孩子的努力与进步
就像我们原来说的,他之前能坐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还有一个小故事,一个老师对孩子说:“你怎么才考12分啊?”孩子说:“我根本就没学。”老师说:“哦,你没有学你都考12分,证明你很有这方面的潜质。”结果第二次你就考了20分,然后老师说:“哇,你都没有学就考了20分,你是怎么做到的啊?”孩子:“我就随便的翻一翻。”老师:“你就随便的翻一翻就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进步了8分,那你在这方面简直就是天才。”当老师这样子鼓励孩子,注重孩子的进步的时候,孩子内在的感觉就是:“你看,我行,我能行,我可以。”那么他就愿意更多的去投入。
4.重视孩子的天性、禀赋以及他的贡献,并表示欣赏、感谢
如:孩子在帮你刷碗,那你就要鼓励孩子积极的帮忙,感谢她的付出。虽然孩子刷碗的时候满地都是水,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收拾。鼓励看到的是孩子的贡献,是孩子内在的努力、孩子的付出,而不是以结果论成败。而称赞完全不一样。
称赞:
1.注重外在控制。比如我让你做什么,你就要干什么。注重的是孩子要听话,妈妈告诉你带伞你就要带伞,你没带。你淋雨了,我看不到你拿着纸挡住头。包括这个孩子说:“妈妈,你看,我今天半个小时就把作业做玩了。”其实他想向你炫耀我今天做作业很快,因为以前2个小时才写完作业,今天半个小时就做完了。可是我们家长常常说:“是啊,你是半个小时做完了。可是你有很多很多错的地方,你还要去改。”
所以我们说称赞总是按照我们家长的标准,按照我们觉得孩子是不是听话,按照我们觉得好不好来评价他。所以这个称赞用的是一个点。是孩子必须达到我们的标准,而不会看中孩子的贡献、他的努力以及他的进步。
所以说鼓励和称赞是不一样的。鼓励不会让人变坏,而称赞会让孩子退缩。孩子会觉得这件事情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就会被批评,索性我就不去做了。我们训练营里有一个小孩,一篇描红要写4个小时。因为孩子在以前每写一个字,妈妈就会在旁边说:“这个字写得好,这个字写得不好。”然后帮他擦掉让他重新写。这篇描红孩子自己本来15分钟可以写完的,但里面很多字不符合妈妈的期望,让孩子擦了重写。这个孩子就烦了,索性他就不写了,反正我写了你也是要批评我的,也是要我改的,干脆我就不写了。等着你来说就好了。所以孩子就慢慢的由刚开始的吸引注意,到争取权利,到报复到自暴自弃。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孩子的行为是有两面性的。所以我们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孩子的好,并且反馈给她的时候,孩子内在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这种内在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她会用好的行为来汇报你,那么她不好的行为就会慢慢修正、消失。所以通过鼓励而不是称赞帮助我们的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当然,称赞也可以转化为鼓励,但它是有前提条件的。当我们跟孩子说“你真好!你真棒!”这些都是称赞常用语。那么依赖以两个条件:第一、父母的态度。父母称赞孩子时是否发自内心的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比如你的孩子她就是活泼好动的,那你从内心是否能接纳她活泼好动的性格?第二、父母和孩子的行为目的。在家长称赞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发自内心的看到孩子的进步,注重的是孩子的努力和她表现的行为,而不是通过称赞想控制孩子。同时孩子在表现行为的时候,她也不是想通过这种行为来获得内在这种吸引目的的行为目的。有赖于这两个条件的时候,称赞是可以转化为鼓励的。所以并不是“你真好!你真棒”这些话不能说,只是说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真诚接纳,没有行为目的,只是关注孩子的行为。如果这两个条件满足了,称赞是可以转化为鼓励的。
第四章 问题所有权与“我的信息”—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第三讲 真诚地表达内心情感
这一讲是有效的亲子沟通。“我的信息”的核心就是父母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觉。
例子:有一个爸爸下班后特别累。他四岁的小儿子想跟他玩。不断地缠着爸爸讲故事、骑大马等。爸爸被搞烦了,说:“你好烦啊,你就不能自己去玩吗?”这种表达方式用的就是“你的信息”——你好烦!
当爸爸这样表达的时候,孩子收到这个信息。他的译码是:“我很坏!我不被爸爸接受!我不被爸爸爱!”孩子的自尊、自信就都被打击了。如果爸爸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觉,他可以说:“我很累啊!你可不可以先自己玩一会儿,爸爸休息一会儿再过来。”孩子收到这个信息,他的译码是:“哦,爸爸累了!等爸爸休息够了就陪我玩了。”他并觉得他自己坏。前一种孩子会没自信,被打压,孩子会很挫折;而第二种孩子会正确的解答爸爸的感觉,自己玩一会儿,爸爸又给出具体的时间,如:“现在大针指向7,等大针指向10的时候爸爸就来跟你玩。”孩子的注意力就被转移到去看表,去关注大针的变化,他就有事情可干。
用“我的信息”能够真诚的表达我的感觉,让孩子充分理解我这样的行为对爸爸妈妈而言,他们的感觉是什么?沟通中彼此之间感觉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情绪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在这七情里,只有一个“喜”是我们喜欢的,而另外六个都是负向的情绪。但这些情绪对我们都是有积极的意义的。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打压住不允许表达这些情绪,而当我们成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还是采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压抑或者发泄,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挫折,然后孩子像我们一样不接受自己的负向情绪。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接纳自己的情绪。我们互相尊重,彼此都能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而不必担心被拒绝。能够感觉到对方对自己这种接纳态度,对方可能不同意我的想法,但是这种接纳的态度,按照心理学家罗杰思的思想:只要我能表达出来,只要对方能够接纳我的这种感觉,那么我们就会健康的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总结一下前面所讲:“问题所有权”当我们遇到孩子的各种行为的时候,第一、要分清楚“问题所有权”。按照前面的标准,父母亲也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判断出那些问题是孩子的,那些问题所有权是父母的。如果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我们就要用“积极倾听+问题解决”的方法;如果问题所有权是家长的,我们就用“我的信息”的方式。这两种方式能够保证父母和孩子彼此能够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而不必担心对方会拒绝自己。着就是一种爱的传递,爱的表达。
沟通三部曲:接纳、反映、讨论
第一步、接纳:允许对方表达自己的感觉,无论这种感觉是什么。如孩子说:“我们的老师就是个巫婆;你就是一个坏妈妈;我再也不想上学……。”无论孩子说什么,我们都要知道,这是他一时的情绪,要允许他表达出来。我们可以用引导的方式、用重述的方式、改句子的方式等等,引导孩子继续说出来。也要接纳自己,如孩子做了事情骚扰到我们,或者孩子做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很烦恼,或者孩子答应做的事情没有做,父母觉得很烦恼,很伤心,那我们也要接纳自己。
第二步、反映:把孩子的感觉用家长的语言说出来(像镜子一样的照回去。)如孩子说:“我不想上学了。”我们要反馈给他,实际上他的感觉是他觉得上学有压力。用家长的话说一遍,像镜子一样照给孩子看,让孩子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不断地求证他,比如家长说:“哦,看起来你讨厌学校的一切?”孩子会说:“也不是一切啦。我只是不喜欢……,我还是很喜欢……”这就叫反映,像镜子一样的把孩子的感觉用家长的语言说出来,孩子的情绪就得到一个理性的梳理。原来那种情绪困顿就得到理清,因为语言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接纳和反映”的过程,就是积极倾听,反映倾听。不断地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净化,不断地去梳理他。等孩子情绪平静后再进入讨论。
第三、讨论:问题解决六步骤。
1.通过积极倾听澄清问题;
2.通过脑力激荡法把所有的解决办法都罗列出来,不加任何的判断,不加任何的评价,不带有父母亲的任何一点意见和建议;
3.评估每一个办法的可行性,如孩子说他打我我就打他,或者说他再打我我就踢他……孩子说出办法后也不要直接否定。父母可以说:“如果他打你你也打他,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引导孩子想象一下可能的结果。当孩子知道那个结果不是他想要的,他就不会用那个方法了。这就是评估的作用。
4.评估以后,就从所有评估的办法里面找到孩子最想做的。这个时候如果孩子选了一个你觉得不可行的办法,比如孩子说“他要打我我就踢他。”孩子选择这个办法后,你可以告诉孩子:“这样子做我们可能会出现……这个结果你可能要去承担。”如果孩子说:“是,我不怕。我就是要踢他。”说明我们的孩子在“接纳反映”这个过程还没有做好,孩子还是带有情绪的,这个时候他并不平静,就请回到第一步“积极倾听”,回到第一步的“接纳反映”,去完成“积极倾听”,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平静。
当孩子选定了一个有效的办法以后,就要进入第五步:
5.跟孩子确定实施的时间、行动的时间,通常是一周之内。
6.跟孩子约定反馈的时间。如孩子约定星期二实施。那天回来后就要问他:今天的效果怎样啊?如果好就继续,如果并没有那么理想那就要继续进行问题解决六步骤。
例子:有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他考试没考好。回到家后,气呼呼的把书包往沙发上一丢,把鞋子袜子都踢到角落里。妈妈本来想让孩子把这些东西都收拾起来,想表达“我的信息”,但是妈妈知道如果她这么说,孩子马上就会说:“我在学校都被老师逼了一天了。”所以这一次,妈妈看到孩子垂头丧气的样子就问:“怎么啦?”孩子:“我们老师太讨厌了。她出的什么破题,根本就不会做,书上根本就没有。”妈妈:“你觉得特别不公平是吗?你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在课本上,老师却没有考这些题。觉得特别不公平,很生气。”孩子:“就是。我们书上这题我都会,考试的那些题我都不会。”妈妈跟孩子说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平复下来了。妈妈抚摸着孩子,抚摸着他的头,孩子慢慢平静以后,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说:“那要不要妈妈帮你复习一下啊?”孩子:“你怎么帮我复习啊?你又不是老师肚子里的蛔虫,你又不知道老师考什么?”妈妈:“那怎么办呢?要不然我每天花20分钟试试看?”孩子:“那妈妈你能不能把我那套自我测评的卷子找出来?我多做点题也许就行了。”妈妈:“哦,你的意思是老师的考试题是从那套试卷出的?”孩子:“也不是,我们班有个同学做的是那套题,可考得比我还差。”妈妈:“看来好像也不是那套题哦。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呢?”妈妈把问题踢给了孩子。孩子说:“其实老师考的也都在书上,他在课堂上都讲过了。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笔记记得特别好,就他考了95分。”妈妈:“看来笔记记得好就能考得更高分,那说明老师这些题都在课堂中讲过了?那怎么办啊?”孩子:“那要不然以后我也记笔记吧。”想想又说:“可是我记得又没有那么快,怎么办呢?”自己想了想又说:“哦,我可以借那个同学的笔记抄一抄。”接着又说:“可那个同学要复习怎么办呢?”然后孩子又说:“我也许可以请老师慢点讲或者我用录音笔把它录下来,然后也抄笔记,这样下课的时候我自己对这录音笔又对着笔记,那就全了。”妈妈:“你太有办法了,你打算什么时候用呢?”孩子:“我明天就用。”妈妈:“你的录音笔都准备好啦?”孩子信心满满的:“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妈妈说:“那这个书包,还有衣服和臭袜子怎么办啊?熏得我都没有办法做饭了。”孩子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妈妈,我马上就收。”这就是我们说的积极倾听加问题解决。当孩子有问题是先要积极倾听,然后加上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后再来关注父母的感觉,说出“我的信息”,如妈妈说:“这些臭袜子和书包这么乱我都没办法做饭了。我觉得很烦啊。”用“我的信息”来收尾。
第四章 问题所有权与“我的信息”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第二讲 澄清问题的所有权
什么时候用“我的信息”,什么时候用“积极倾听”呢?面对孩子,家长常常很困惑。
“问题所有权”就是指这个问题由睡来负责解决。
问题所有权的区分标准:
1.当孩子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他的行为不妨碍到大人,所以是孩子的问题)
如:孩子想玩游戏,而父母不让他玩游戏,他有烦恼
2.孩子的需要获得满足(他的行为同时也不妨碍大人,所以亲子关系没有问题)
如:孩子想玩游戏,而家长也同意孩子玩游戏30分。那在这30分里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而家长的需求也没有被拒绝,或者说家长也没有烦恼,这叫没有问题。)
3.孩子的需要获得满足(他的行为妨碍大人时,是大人的问题,是大人需要去解决问题)
如:孩子玩游戏超过30分还继续玩,这时孩子没有烦恼,而父母有烦恼了。因为父母觉得玩半个小时以上耽误学习,而且对眼睛不好。
从父母的角度想,父母面对困扰时,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没有干扰或妨碍我的生活?
2.这个问题对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伤害?
如:孩子玩30分钟游戏,家长想:第一、孩子的行为有没有干扰到我?(没有!因为父母亲允许孩子玩半个小时)第二、孩子玩游戏这个行为是否对孩子、对他人有危险呢?(没有!因为半小时之内是允许的,对他的视力不会有太大的伤害)。这是问题所有权不是父母的。如果孩子玩超过30分钟,还继续玩的时候,父母再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时,回答都是肯定的。这时问题的所有权就是父母的。这两个问题只要回答有一个是肯定的,问题所有权就是父母的。
当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时候,我们要用的方法是积极倾听。
如:小龙在课堂中被老师批评,回家很伤心。当孩子跟你说:“妈妈,老师批评我了,我特别的难过。”(这时我们要用的是“积极倾听”的方式,理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妈妈说:“跟妈妈说说是怎么回事。”孩子;“我上课时候特别渴,我就喝水。我拿起水杯时担心老师看见,可水杯还是不小心掉地上了。”小龙又想喝水又不想让老师发现,因为上课不允许喝水孩子是知道的。所以就悄悄地让前面的同学帮忙捡水杯。这个同学不仅没捡,反而一脚把水杯踢得更远了。老师发现后批评了小龙。小龙觉得很委屈,回到家就跟妈妈说了这事情。
当孩子伤心、沮丧、难过的时候,我们要用“积极倾听”,先关注孩子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去想上课应不应该去喝水,这事要放后边。前面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感觉,用“积极倾听”的方法让孩子的神经得到净化、镇静。等孩子平静以后,才进入下一个环节: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六步骤:
1.运用积极倾听,了解和澄清问题。
2.运用脑力激荡法(孩子探讨都有那些方法解决问题,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A.孩子提出的任何想法无论对错都不要给以评价(不要告诉孩子这个可行,那个不行,用这种方式让孩子说出所有的办法:然后呢?还有吗?……)
B.假设问题发生在朋友……(如果孩子不说,也许是孩子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这时候家长可以用孩子班上上课比较听讲的学生小明做假设:“如果小明上课也想喝水,他会怎么做?”我们知道孩子都很喜欢帮助别人想办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如果是别人的问题,他会有很多很多种办法。也可以说:如果是妈妈遇到这个问题,我可能会怎么怎么做……用这种方式,也符合我们说的建议,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解决办法。)
3.评估所提出的方法(如孩子说:“我上课的时候,我偷偷的喝水,手稳稳地拿住杯子,不让老师发现。”那妈妈就要引导孩子:“你觉得这个方法有效吗?有没有可能又发生水杯掉地上发出咕隆咕隆声音的情况?或者老师可能会看到你,也有可能同学看到你后告诉老师。”这些都是评估方法实施可能带来的后果)
A.评估方法实施可能带来的后果
4.选择一个解决的方法
5.承诺行动(询问孩子什么时候用这个方法)
A.承诺的行动在一周内实施
6.约定时间反馈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这六个步骤,家长陪伴孩子:第一、理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第二、当孩子情绪平静以后,他所有的精力更加专注于问题的解决;第三、在解决问题中,家长切忌给孩子办法。我们是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关注的是过程。
以上就是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我们要怎么做。常见的还有孩子到点了不吃饭,父母叫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不肯吃,这个时候我们用“积极倾听”是无效的,因为这时候的“问题所有权”是家长。根据前面的标准,父母亲要问:
第一、这个问题有没有干扰或妨碍我的生活?(孩子不吃饭,有没有干扰到我?)
第二、这个问题对孩子和他人是否造成伤害?(孩子不吃这一顿饭对孩子有没有造成伤害?)
如果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时候是孩子拥有问题,这个“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如果6:30吃饭,7点吃完了孩子还不过来,在这之前可以让孩子选择:是过来吃饭,还是看电视?到点我们就要收饭菜,孩子就没饭菜吃。如果孩子选择看电视不吃饭,那么我们就允许孩子,因为爱要放弃控制,尊重孩子。不是到6:30孩子必须来吃饭的,孩子可以有权利选择不吃饭。到了晚上孩子可能会说:“妈妈我饿了。”这个时候我们说:“你看你到点了没吃饭,你觉得特别的伤心,既然你很饿,那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拿饭吃,一个是自己拿牛奶水果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当父母感到愤怒不安的时候,“问题所有权”是父母的。
判断“问题所有权”是父母的:
A.父母内心感到困扰、挫败、愤怒
B.父母对于孩子的表现行为感到紧张、不安
如:你在打电话,孩子不断地来骚扰你;或者孩子答应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孩子不断地把你的东西乱放。这个时候父母都会觉得很困惑、不安。
当父母拥有“问题所有权”的时候,我们的应对方法是“我的信息”。告诉孩子“我的感觉是什么”。我们传统的做法是直接纠正孩子的行为。如:安安有一个新的赛车,他为了搭赛车把爸爸的工具箱拿来用,用完后就扔到一边。爸爸需要时找不到工具。对于这个行为父母亲感觉到很困惑,不安。这时候“问题所有权”是父母的,传统父母的解决方法:
A.试图直接改变,纠正孩子的行为(比如爸爸直接告诉安安:下次不许动我的工具包。)
B.试图改变外在环境(比如给安安买一套工具,告诉安安:你以后用你自己的工具,不要用我的工具。)
C.恐吓、威胁以改变孩子的行为(你下次再用我的工具不放回原处,我就要修理你。)
D.改变自己的想法(反正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这四种方式都没办法让孩子感觉到他用了你的工具不放回原处,你的感觉是什么?你的困扰是什么?他没有办法知道。而这四种方式都让孩子觉得他这样做让爸爸妈妈生气了,或者他这样做自己就会被责罚等等。
我们用“我的信息”的方式告诉安安:“安安,当你用了我的工具,而又没有放回原处,我用的时候就很不方便,我希望你下次用完后放回原处。”
这就是“我的信息”,安安下次用完工具包后就有可能放回原处,因为孩子被接纳、得到尊重以后会自动修复自己的行为。
第四章 问题所有权“我的信息”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第一讲 运用“我的信息”表达自己的感受
上一讲谈到了积极倾听。沟通是以爱为出发点的互相尊重。就是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坦诚的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而不必担心被拒绝。通过积极倾听,反应倾听,能够了解孩子的感觉和想法,允许孩子表达他的感觉和想法。当孩子遇到伤心、难过、沮丧,尤其是负性情绪时候,他可以毫不顾忌地向父母表达出来,父母也无条件积极接纳他的感觉,因为感觉没有对错,所以孩子也不必担心,父母也愿意跟孩子分担这些情绪。这就是积极倾听。那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父母的感觉如何表达出来,让孩子能够感觉到。当孩子不断地给父母造成困惑、麻烦的时候怎么办?比如:孩子早晨起床,父母叫了很多遍孩子还是不肯起来。磨磨蹭蹭起床后不断说:妈妈我的校服哪去啦?妈妈我的家校通哪去啦?妈妈,我什么什么找不到了……一遍一遍地烦我们的时候;或者说在吃饭的时候一边吃一边玩;或者一边写作业一边玩……父母觉得特别的烦躁,特别的伤心、难过。这个时候该怎么办?也就是说孩子给我们造成了很多困扰,父母觉得不悦的时候,该怎么去教育孩子?这就涉及到问题所有权。我们都知道一个磨磨蹭蹭的孩子,他都有一个雷厉风行的爸妈;一个不爱干净的孩子,他都有一个特别爱干净的妈妈;一个丢三落四的孩子,他就有一个记忆力超好的父母。有人说父母雷厉风行、爱干净、记忆力好这都是错的吗?这都是导致孩子这样的原因吗?不是的!但我们知道孩子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他的有些行为达到行为目的就被保留下来,有些行为没达到行为目的就忽视。所以孩子在这个行为过程中,他没有想起这件事情,而爸爸妈妈总帮他想着。孩子还没渴,水已经端上来了;孩子还没有去写作业,父母已经三催四催了。爸爸妈妈永远走在孩子的前面。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这些是你们应该干的。我们是否常常听到孩子说:“妈妈,我给你考了一个100分;爸爸,我给你考了一个第一名。”看,都是给家长考的,他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他自己的。什么穿衣吃饭孩子都不认为是自己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亲一边催一边替孩子做。曾经有一个来我们这训练的孩子。早晨起床,爸爸给喂饭,妈妈给梳头,奶奶给洗脸,三个人一起催着这个孩子为他服务,直到孩子去上学。这样子造成的恶果就是孩子什么都不会。比如孩子说:“老师,我们的鸡蛋都是白色的,你的鸡蛋怎么是红的啊?我不会剥鸡蛋皮,我不知道怎么吃。”如果发他一整个苹果,孩子就无从下口,因为他们家的苹果都是削好皮,切好片的。孩子跟本不会吃整个的水果。这都是父母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的成长过程。
当我们遇到困惑时怎么去表达,让孩子觉得他的行为干扰了父母亲,从而去修正自己的行为。我们常常面对孩子不听话时用的是无效的沟通方式:命令式、警告式、责罚式、威胁式。产生的后果是:导致孩子认为自己很差;孩子误以为父母当他是傻瓜;剥夺孩子思考的机会。
这种方式就是一种无效的沟通方式,孩子也不知道他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我们在训练时有一次我在跟一个孩子说话,另一个孩子“啪”就给我一个嘴巴,当时我楞住了,其实他是想告诉我一件事情。从中我们能够知道第一、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总是家里的中心,他想说话时候别人必须听,第二、他的动作没有轻重。他实际是想把我的头掰过去,但从我的感觉来说他就是给我一个嘴巴。这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带给别人怎样的痛苦。我当时就跟孩子说:“实际上,你是想跟我说话,你想告诉我一件事情对吗?”孩子说是的。我接着说:“你看,你这样子把我的头掰过来,我觉得特别的疼。”孩子说:“老师对不起。”这个过程中,我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是:我告诉孩子我的感觉,孩子很容易接受,没有逆反。而如果我说你怎么打我?你怎么这么没礼貌……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孩子会觉得他很差,很不被尊重。
使用“我的信息”时的态度:
1.友善的、尊重的、诚实的
2.禁止责骂,少 用“你”这个字
“有效沟通”使用“我的信息”来表达我的感受。以“我”字开头的句子,告诉孩子他的行为给我们造成的困扰。当我对孩子无条件积极接纳的时候,孩子同样回馈给我的时积极接纳。所以在积极倾听的基础上,跟孩子有一个良好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我的信息”的方式,孩子就会自动修正自己的行为。
我的信息的句型是这样子的:
1.描述孩子的行为:“当......(当你拍我脸的时候......)
2.告诉孩子我的感觉:“我得......”(我觉得很疼)
3.告诉孩子原因:“因为......”(因为我正在跟同学讲话,你这样突然拍我,我觉得很不舒服)
4.告诉孩子我的希望:“我希望......”(我希望你要跟我说话时,拍拍我的手......并给孩子示范,这样轻的幅度拍我的手我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子教孩子后,孩子马上说:“对不起,老师,我下次会记住轻拍你的手。”)
例1:你的孩子下午放学,本该5点回家,可孩子7点还没回家。你很担心,到处打电话问别的同学到没到家;老师有没有什么留下什么孩子啊。你问了很多都没问到。当孩子7点中回家后,很多家长通常的做法就是: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啊?放学怎么不早点回家啊?
给孩子的感觉是妈妈生气了,爸爸发怒了。这种都不利于我们的表达。用“我的信息”可以怎么说:当你到点没有回家,我觉得很担心(前一种用你的信息,表达出去的都是指责、愤怒和不尊重,甚至是一种威胁。这样孩子会逆反,而且孩子会觉得反正父母亲批评我了,我也不需要再觉得愧疚了。而我们用“我的信息”的方式,告诉孩子我很担心;“你的信息”告诉孩子你很生气。其实你这两个小时不段的打电话,问同学、老师,你真正的感觉是担心的。)然后告诉孩子:“因为外面很不安全,车很多,又有坏人,而且天又黑了,我担心你会出安全的状况。”这是原因。然后告诉孩子:“我希望你下次有事给妈妈打个电话或请同学带个话。”等等,这就是“我的信息”。我们再来看看“我的信息”的惊人效果:在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总喜欢趴在地上看书。每次我都直接告诉他:豆豆起来,别要在看了。你看你的眼睛都不好了。等等去说他,或者威胁他:你在趴在地上看我就把书没收;你再不起来看我就惩罚你等等。
而当我学了父母效能“我的信息”以后,我的表达是这样的:“豆豆,当我看到你趴在地板上看书,我觉得很担心,因为光线不好,姿势不对,你的眼睛会特别容易近视。我希望你做起来看书,或者不看书。”这就是“我的信息”。而当我说完以后,孩子看了我一眼就站起来做桌子那看书了。
例2:有一个孩子答应帮家里做家务,而他总是忘记。他应该每天早晨起来上学的时候要顺手把垃圾带下去。每天妈妈都要提醒他:“记得倒垃圾,记得倒垃圾。”偶尔那天没提醒,他就不记得了。提醒的方式一直没有效果,忘记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会批评他:“你答应做的家务都没做,你怎么没有一点家里责任感啊,答应的事情不做那以后我们答应你的事情我们也不做。”这种方式用了很长时间,家庭战争也常常爆发,孩子也很不开心,觉得就这么点事父母怎么老唠唠叨叨的。当妈妈学了父母效能以后妈妈这么说:“当你答应帮家里倒垃圾,而你又没有做,我觉得特别的失望,很不舒服,因为这样垃圾要放一天,非常不卫生,(或者:因为这样,爸爸妈妈上班是还要去倒垃圾,拿着大包小包的,非常不方便)我们希望你把垃圾拿出去倒。”这样孩子就知道他没有倒垃圾这个行为让爸爸妈妈感觉不好。我们前面说过,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倾听孩子,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的时候,你再去跟孩子说你的感觉、想法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出接纳和尊重。
所以大家要知道,“接纳”和“尊重”的起点是我们先要听孩子的感觉。我们有一张嘴巴,两只耳朵,这也是要我们先听别人说话,然后再说自己的话。“我的信息”的前提是积极倾听,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然后再告诉孩子当孩子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给你造成的困扰,孩子才会自动地去修整。如果没有好的亲子关系的前提下,要让孩子去修正的时候,需要更强的技巧。
例3:你在打电话时,你的孩子不断的走过来说:“妈妈,我的书不见了。(或者:妈妈,我想让你多陪陪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是用以前的方式告诉孩子:“你不要来烦我,等我打完电话。”用这种“你的信息”的方式满足了孩子的行为目的。而用“我的信息”的方式:当妈妈在打电话的时候,你不断来跟我说话,我觉得特别的烦,因为我都没有办法听清楚对方阿姨在说什么。我希望等我打完电话5分钟以后我就来找你。”这就是“我的信息”的方式,孩子通常就是定时5分钟,再来找你。因为我们没有指责孩子他的行为不对,只是告诉孩子他的行为给你情绪上的困扰,那么孩子就会去尊重我们的感觉然后去修正他的行为。
在运用“我的信息”可能面临的问题:
1.挂羊头卖狗肉:充满责备、批评、羞辱。“我觉得你就像猪一样笨。”(看起来像我的信息,但实际上是“你的信息”)
2.当你表达你的感受时,孩子听而不闻,装作没听见:“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我觉得不舒服/生气......(如:“当你答应妈妈回来要做作业,而你却看电视,我觉得特别生气。”孩子根本就不理你。孩子其实在告诉你,之前你在积极倾听的那部分做得不到位,孩子的感觉也没有被尊重,没有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无条件接纳,孩子也会用这种方式回应你。
3.当父母表达“我的信息”的时候,激发出孩子”我的信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我觉得很不舒服”(如父母说:你看你,回家以后东西乱放,还不赶紧收拾收拾做作业。”孩子说:“你看我在学校都被老师逼了一天了,回家你还对我唠唠叨叨的,烦了。”这就是父母“我的信息”的表达,激起孩子的不爽。这时候我们就要先放放“我的信息,我的感觉”,而专注于孩子的感觉,用积极倾听的方式,如:“看起来你在学校里过得很不开心,你要不要跟妈妈说一说啊?”这就回到上一讲的“积极倾听”了。积极倾听的句型:你的感觉是......你的意思是......等等,让孩子表达他的感觉,等孩子情绪平静以后,再专注解决孩子的问题。
要想要“我的信息”奏效,前提是在积极倾听的部分家长要允许孩子的情绪表达,毫无条件的被家长接纳,尊重,孩子才能在你表达“我的信息”的时候给以尊重和回应。
积极倾听,
良好的亲子沟通:积极倾听
1.放弃控制
2.尊重孩子
3.相信孩子
4.允许孩子犯错
父母学会情绪管理:生气的权力在自己
1.改变认知(看到孩子好的方面)
2.灭火口诀:一离,二吸,三凉水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不断错误的过程,即试误说,错误递减。
满足孩子内在的需求,会取得意思不到的效果
父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行为目的
一。孩子的行为目的
鼓励你的孩子成为幸福的普通人
幸福:即对自己满意,有能力愉悦自己
第三章第三讲 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就是积极倾听起到的作用。
一、积极倾听技巧:
1.身体语言的表达
A、眼睛看着孩子,蹲下来跟孩子平视
可以拉着孩子的手,在身体上让孩子觉得我们现在愿意听。如果你现在特别的冲忙,如孩子说:“妈妈,我牙疼。”你可以告诉孩子:“一分钟以后我就来找你。”给孩子一个很肯定的时间,让孩子觉得你很关心她。你是一种接纳的态度尊重孩子的感觉。
2、重述
A、根据父母的理解用其他方式表达孩子传达的信息和感觉,并得到孩子的认可。
如孩子说:“我跟谁谁借橡皮他都不借给我。”妈妈用自己的语言把孩子的感觉照出来,比如说:“你觉得特别没面子是吗?”就是把孩子的感觉,想说而没说的想法用妈妈的语言反馈给孩子,向孩子求证。孩子就会知道:“哦,我原来是觉得没有面子,我原来不是说不想上学了。”不断地去跟孩子印证他真实的感觉和想法,并且用语言表达出来。
3、改句子
A、将“我”改成“你”,问句结尾。
比如孩子说:“全班同学都不喜欢我。”
妈妈改句子:“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你?”其实还是像照镜子一样把孩子的话反馈回去,让孩子看到是不是这么一回事。不需要加上父母的判断。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不可能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你啊!你这种想法根本就不对。”这样把孩子想要表达的愿望给扼杀了。一定要问号,不用句号。因为句号表示这件事情就结束了。而问号引起孩子的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4、举例子
A、用例子澄清孩子的表达
孩子表达他的想法家长感觉不清楚时,可以举个例子,问问孩子是不是这么回事。
5、摘要
A、总结孩子的大段描述
6、引导
A、用开放式回应,避免封闭式回应,比如“然后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能不能再多说一些呢?”等方式去引导孩子,继续把孩子的想法更深入下去,探索他自己内在的感觉,他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们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呢,更多的是听感觉,而不是跟孩子讲道理。千万不要讲道理,我们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感觉。之前提到的冰山理论中的冰山图:孩子说的话,他的行为仅仅是冰山上的一点点。而冰山下孩子的应对方式、感受、行为观点、期待、渴望(被接纳、有价值、被爱)、自我,这些恰恰是我们在积极倾听或反应倾听的过程中,家长通过以上的技巧来了解到孩子内心到底怎么想的,他的感觉是什么。而且我们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不用担心爸爸妈妈认为自己这么想是小题大做。我们用以上技巧都想孩子传递也许你的想法我不同意,但是我会无条件积极接纳你的这种想法,我允许你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也相信你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二、封闭式和开放式回应实例对照
如孩子说:我再也不跟小美玩了
封闭式:你怎么这么说呢?你太小气了。就这么点小事你就不依不饶的,你为什么不把这件事忘了呢?
这是传统的父母角色在做怪。
开放式:你特别生小美的气是不是?小美做这件事让你觉得很伤心对吗?
再如:孩子说:“这道题我不会,我真的做不下去了。”
封闭式:(讲道理)你怎么这么说呢?这道题你仔细看看,看看你就会了,胡说,你是学生,你怎么能不做呢?
这都是封闭式回应,也就是讲道理。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在做怪。
开放式:(把孩子的感觉描述出来)你是不是觉得这道题特别的难?你觉得这道题你以前都没见过。你觉得这道题你需要想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出来,特别的难,不想再做下去了。
这都是开放式回应。
例3:你是世界上最坏的妈妈
封闭式:你怎么能这么说妈妈,跟妈妈这样说话是非常不礼貌的。
开放式:你现在特别生妈妈的气对不对?你觉得妈妈这样做不公平是吗?
例4:看我做的新模型
封闭式: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这个做得确实很好。但是我现在太忙了。
开放式:看起来你对自己很满意哦。你觉得特别的骄傲。等妈妈有时间的时候过来看,给我5分钟的时间好吗?
例5:我今天不想去上学,大伟太坏了
封闭式:你怎么这么说同学呢,学生必须要上学的。不能因为一个同学你不喜欢就不上学了。
开放式:你今天上学害怕大伟欺负你是不是?
从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封闭式回应背后就是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基本是否定孩子表达的愿望,不愿意接受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孩子的负向情绪家长不想让孩子表达,直接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压抑这些负向的情绪,而不在跟我们说他生活中的不如意。
开放式很尊重回应让孩子觉得父母自己,父母认为我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认为我有能力解决问题。他们虽然不同意我的想法,但是他们允许我表达自己的感觉,而且他们帮助我理清楚我到底怎么回事:我这样说,这样做,我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我的期望是什么。
帮助孩子理清情绪以后,孩子会更专注的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开放式回应和封闭式回应的区别。而且家长要明白,孩子情绪性的话只是一时的。当孩子说:“我们的老师太讨厌了。”这时家长就要想:孩子现在的感觉是什么?可能是孩子觉得老师做了一件事情让他特别伤心。所以家长开放式的回应应该是:你特别生老师的气对不对?你觉得老师这么做很不公平。
很多家长有时候会疑惑: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实际上家长不了解一个现象,也就是:如果一个人能够用语言把自己的情绪情感很清晰的表达出来,并且对方完全的接纳他这种感觉,他的大脑神经会镇静下来,心灵会净化。他会更专注的去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当家长了解了这些心理学的规律,以后只要专心的听孩子说话,听孩子把这些情绪垃圾倒出来,他就成为一个非常纯净的人。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说出不好的情绪、负向的事情,孩子就都积攒在心里,就像炸药包一样的,炸药装满了,到学校或社会中只要有一个导火索,就会炸起来。在班级中,一个孩子别人碰了一下,他挥拳就打过去。可能老师会批评他:你怎么因为这么点小事就打同学。
也许我们不知道,这个孩子在家里边很多时候这些负向的情绪不允许表达出来,压在心里,炸药包已经满了。同学碰他一下,或者老师说他一句,仅仅是导火索,他就炸了。我们要避免这种现象,就需要用积极倾听、开放式回应,避免封闭式回应,把孩子的情绪垃圾都倒空,他的情绪得到净化,就不会发生那些恶性事件了。
积极倾听有一些固定的句型:
A、你的意思是。。。。。。
B、你的感觉是。。。。。。(描述孩子的感觉)
C、我不太了解你的感受,你能再说一遍吗?
家长很关注孩子的问题怎么解决。其实孩子的问题有百分之十是问题,而百分之九十是孩子的感觉。如果你能给开放式回应,积极倾听,他的问题就会很清晰,变得很小。
例子:孩子跟妈妈说:“我真想大病一场。这样我就不用上学了。”
妈妈回应:你是不是觉得想在家里休息几天?(重述,反应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想在家里休息几天)
孩子:是啊。我不想去上学了。我们老师什么都让我做。为什么当班长就这么倒霉?
妈妈:哦,你觉得上学特别有压力。(还是重述,把孩子的感觉用妈妈的想法、妈妈的句子再说一遍,反馈给孩子,就像照镜子一样。)
孩子:对啊!我们老师什么都让我干,我太不喜欢了。我不喜欢在台上发言。我也不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我更讨厌当班长。
妈妈:看起来你很难过的样子。你是不是特别不想走进你们这个班级啊?
孩子:对啊,我看到他们就烦。
妈妈:那你好像讨厌学校里的一切咯?(妈妈给孩子做了一个总结,这就是摘要的技巧)
孩子:也不是一切啦。我还是很喜欢音乐、美术还有作文课。我就是讨厌我们班主任上班会课时霸着讲台没玩没了的唠叨,在那里说什么德智体美劳,哪有这样的圣人啊?!
妈妈:好像你觉得当圣人是一种耻辱啊?(妈妈又用自己的话总结了孩子的话)
孩子:对,我特别讨厌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我们同学都排挤我,他们说我是老师的眼线,甚至还有一个同学诅咒我放学被车撞死。我都要疯掉了。
到这里,我们结束了这对母女之间的谈话。在这个对话中,妈妈对孩子的话一直没有加进自己的价值判断,没有进行封闭式回应,没有给孩子讲道理,她一直在听感觉,听孩子的感觉:孩子觉得有压力,孩子觉得想休息几天,孩子觉得不想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因为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会有很多很多的压力,被同学排挤。所以从前面孩子想大病一场,到后面妈妈孩子不断跟孩子沟通,发现孩子其实是不想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或者说不想承担这份压力。当这样子沟通后事情就很清楚了。所以积极倾听不仅让孩子觉得她跟妈妈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母女关系,而且让她知道将来她遇到任何困难,都是有人分担的,有人接纳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清晰了,她只是觉得当好学生太累了。
第三章第二讲 运用积极倾听促进亲子沟通
作为父母亲要打开孩子沟通的大门,与孩子进行良好的积极沟通,我们就要摆脱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
技巧:运用积极倾听(反应倾听)
例子:有一孩子早上起来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不想上学了。我们班同学都欺负我。”妈妈很诧异地说:“全班同学都欺负你?”孩子说:“是啊,我跟小真借橡皮他都不借给我。”妈妈:“小真不借给你你是不是觉得很没有面子啊?”孩子:“是啊,我跟小琪赛跑,小琪说我抢跑,我根本就没有。”妈妈又说:“你觉得小琪说你抢跑是不是冤枉你了?”孩子:“就是就是。”妈妈:“然后呢?”孩子:“老师把我的作文贴板报上,小美说我是抄的,我根本就没抄。”妈妈接着说:“看来全班同学都欺负你了?”孩子:“也不是全部同学都欺负我。”妈妈:“那至少有一半了?”孩子:“也没有一半。”妈妈:“那有10个?”孩子:“其实也没有10个,就这三个同学。其实这三个同学对我也挺好的,他们昨天还请我吃冰激凌了。有一天我脚不好,同学还帮我背书包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早上说不想上学了,全班同学都欺负他。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用积极倾听,也叫反应倾听这种方式了解到实际上只有三个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冤枉他,或者说他了,让他感觉不好。这个问题就澄清了,而且着三个同学也在帮他。妈妈通过积极倾听的方式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倾听的净化作用:
1、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顿、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能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情绪缕清楚,他的神经就得到镇定,心灵就得到进化。)
通过积极倾听,我们能够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能够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能够了解孩子的感觉。
例子:圣诞节时妈妈带着一个5岁的小女孩到街上买东西,孩子一路上哭哭啼啼的,妈妈有点烦“你看,这么多礼物,这么多圣诞老人,这街上多好啊。你哭什么哭啊?”孩子还是哭哭啼啼的。妈妈看到孩子鞋带松了,就蹲下给孩子系鞋带,无意中抬头一看,没有霓虹灯、没有礼物、没有圣诞老人,只有一双双脚,和每个人快步走的步伐,看起来非常的恐怖,所以妈妈知道孩子为什么哭了。她带着孩子就回家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积极倾听(反应倾听)就是要从孩子的眼中看世界,我们刊登的是霓虹灯,孩子看到的是腿;我们觉得很开心,但实际上孩子感受到的是恐怖。
什么是积极倾听?
例子:假设一个孩子牙疼,他要与一种方式传递出去:孩子一边喊着“疼、疼死了”,一边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闹。而对方(妈妈)要把孩子传递的信息进行翻译,也就是要知道孩子表达的信息是什么。有两种可能,一种妈妈:正确译码-孩子牙疼。然后带孩子去看医生、吃药。另一种妈妈:错误译码—认为孩子瞎闹、找茬、误解教训孩子:憋哭了,你给我停止,这么点疼有什么好哭的。
在沟通过程中,孩子有一个选码,妈妈有一个译码。正确译码就能够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错误译码九否定了孩子的感受、想法。这就关起了与孩子沟通的大门。
沟通:
1、彼此之间互相尊重,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感觉。
2、要达到思想和感情的一致。
第三章 积极倾听——良好的亲子沟通
第一讲 沟通的障碍:摆脱父母的七种错误角色
沟通以爱为出发点,沟通的目的是互相尊重。父母和孩子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不必担心被拒绝。这个包含两方面:
一、积极倾听
学会听孩子的话外音。孩子伤心、难过、沮丧时他说的话父母该如何回应?
例子:有一孩子放学回家跟妈妈说:“对不起。”妈妈:“怎么啦?跟妈妈说说。”孩子:“我不敢说,怕你生气。”妈妈蹲下来:“我保证不生气。”孩子说:“我今天上学跟同学打架了,老师批评了我,还要家长去见老师。”妈妈一听就怒了:“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打架,你怎么不听啊。这才开学几天啊,你都打三次架了。”孩子:“妈妈,你不是答应我不生气的吗?你怎么还骂我啊?”妈妈:“你都做错事了,还狡辨。”孩子听着就跑开了。从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为什么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有话不跟我们说。
在一次训练营中,有这么一个游戏:让孩子说出当开心和不开心时该怎么办?所有的孩子都说:“当我开心的时候,我会跟好朋友分享,不开心的时候我就闷在心里。”这就存在一个矛盾,父母亲都想帮助孩子,想告诉孩子父母官很爱他。可孩子有话却不跟我们说,就像刚才那个例子,孩子跟妈妈说后,妈妈立刻就生气了,所以孩子们久而久之就会知道只要有不开心的事情、不好的事情跟爸爸妈妈说了招来的也只是责骂、批评。曾经看到关于评选最有爱心的人的文章,结果一个4岁的小男孩获奖了。这个小男孩的邻居是一个70多岁的老爷爷,老爷爷的妻子过世了,他非常伤心难过。小男孩走进院子里爬在老爷爷的腿上,安静的坐在那,帮助老爷爷。妈妈:“你帮助老爷爷做什么啦?”小男孩:“我什么都没有做,我只是帮助他哭。”这就是一个最有爱心的孩子。沟通是以爱为出发点的!沟通中,这种爱的表达有两个元素:尊重和接纳。就像文中的小男孩,他只是安静坐在那,听老爷爷絮叨絮叨地说,帮助老爷爷一起伤心地哭,这就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得到无条件积极接纳、不带任何评价地听你说话,听你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这就是爱!这就是沟通最好、最高的一个境界!
沟通以爱为出发有四个方面:
第一、放弃控制。放弃对方一定要接受自己想法的愿望。
第二、尊重孩子。
第三、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
第四、允许孩子犯错。当孩子解决问题时允许孩子犯错,当孩子犯错很伤心难过时,陪伴他。
在训练中,我们问孩子:“你觉得父母爱你们吗?你们觉得父母的爱是怎么样的?”孩子们纷纷说:“我爸爸妈妈的爱就是我考100分时他们让我看电视;我爸爸妈妈爱我是我听话时给我买好吃的;我爸爸妈妈爱我我就希望他们别给我留那么多作业;我希望爸爸妈妈在我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要惩罚我……。”总总的现象说明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都是有条件的。为什么父母亲从内心来说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而在孩子眼中都是有条件的?这是因为父母亲面对孩子,尤其是孩子有伤心、难过、沮丧等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亲常常采取不恰当地应对方法。一般父母亲都会用“你”字开头的句子:你的信息,告诉孩子你不要如何如何。具体来说有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在讲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之前,再讲一个例子:
在学校里老师让孩子们讲自己的理想。孩子们纷纷说长大要当科学家、教师、律师等。有一个小男孩怯声声地说:“我要当小偷。”老师听到这话惊讶、生气,就想直接让孩子闭嘴,转而一想,先听听孩子怎么说吧。孩子说:“我想做小偷,偷一屡阳光给我的妈妈,让妈妈的冻疮不再那么痛;我想偷一屡阳光给盲人,让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五彩缤……。”随着孩子地讲述,教室里安静极了,老师鼓起掌来,孩子们也鼓起掌来。老师庆幸自己她差点就扼杀了孩子纯真的心灵。
例子:有一个主持人,她采访一个情境:孩子们在飞机上,飞机没油了,可只有一个降落伞,就问降落伞该给说。一个孩子说:“降落伞当然给我啦。”所有观众都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啊!主持人蹲下来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个降落伞只能给你用呢?”孩子:“我想用这个降落伞逃生,到地面找油回来帮助大家一起逃生。”这个孩子的爱心在主持人的耐心中得到了释放。我们发现当孩子说我想当小偷时,我们成人常常用自己的价值判断,把孩子这种纯真的心灵给扼杀了。因此,我们要学习一种技巧,让孩子真实的表达他的感受、想法。在讲这个方法之前,先讲讲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扼杀了孩子纯真的心灵。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
1、指挥者:用命令、指挥、威胁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要做什么。
如:孩子小的时候,跑着跑着摔倒,哭了。家长就会说:“不让你跑你还跑,不准哭,忍回去。”
有一个小男孩骑自行车,爸爸在后面喊着:慢点慢点。可小男孩继续骑的很快。一个急转弯,孩子摔地上。爸爸着急地上前检查孩子没伤着。开始大声训斥孩子,告诉孩子不许哭。刚开始孩子是伤心地哭,哭着哭着就变成有点哭闹了。他一开始想用哭的方式获得大家的关注。这时候爸爸也生气了,一边打他的屁股一边说不许哭,忍回去,男孩有泪不轻弹。
这就是父母常常扮演的指挥者的角色。
2、说教者:家长常常用“应该、必须”要求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如:你看你都这么大了,你就应该自己穿衣服了。你都五年级了,你回家就应该主动写作业了。你作为一个学生上课就应该认真听讲……
这种“应该”注意者,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否定了。我训练的姐两有这么一个问题:姐姐因为妈妈总是让她让着妹妹、什么事情都要照顾着妹妹,所以姐姐心理非常不服气。有时候妈妈不在她就会偷偷掐妹妹,妹妹哭时姐姐又要告诉妹妹不许跟妈妈说,否则就不跟她玩了。妈妈不知道她的这种“应该、必须”让姐姐觉得很愤怒,她总是要找渠道表达出去的。还有独生子女在一起玩的时候,作为哥哥、姐姐的家长就会说:“你们要让着妹妹啊,有好吃的要给弟弟啊……”然后这些哥哥、姐姐就会在玩耍地过程中制造一些麻烦,会让爸爸妈妈非常没有面子。
这就是父母表现的“说教者”的姿态让孩子感觉被否定了。
3、万能者:说教、忠告、训诫。父母告诉孩子我什么都行、我什么都会。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爸爸会说:“想当年,我考试数学、语文都是100分,你看你学了这么多,给你报了这么多课外班你怎么还考成这样啊?”
这就是“万能者”,不断地告诉孩子我比你强,我比你行,你什么都不行。
4、审判者:没有问清事情的缘由就判断,认为都是孩子的错。如:一个小朋友下楼玩,不一会儿哭着回来,脸上还带着伤,对妈妈说:“我以后再也不跟小美玩了。”妈妈一看就说;“那你们有几个同学一起玩啊?”孩子:“我们有5个。”妈妈:“那为什么小美单单打你一个,不打其他人,肯定是你先招惹别人的。”还有一个孩子回家跟妈妈说老师今天批评我了或者同学跟我打架了。妈妈一听就说肯定是你先招惹别人的,你不招惹别人,人家干吗打你啊?老师为什么不批评别人,单单批评你啊?
这就是“审批这”,没有问清楚缘由,直接判断孩子有罪。
5、批评者:苛责、嘲笑、讽刺、诽谤。对孩子要求高,孩子做什么都是错的。经常用挑剔、讽刺的口气挖苦孩子。如:“这是我儿子吗?你是科学家吗?难道你的脑子是机器做的?难道你不用学习就会?”经常用挖苦、挑衅的方式来嘲笑孩子。这就是批评者。
6、心理分析者:发掘、分析、诊断。以心理咨询师的角色来帮助孩子分析。如:孩子考试没考核,家长会说:“哦,你这次考试没考好,是因为没有好好复习,那我们下次要好好复习。你不敢举手是因为自信心不足。上课老说话因为你的子控力不足。”像一个心理分析师一般帮助孩子分析他的行为,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7、安慰者:用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处理情绪。直接告诉孩子你这些事都不叫事。如:考试没考好。家长:“没关系的,下次我们努力就好了,天踏下来有大个儿顶着呢,你不用想这么多。不要胡思乱想的了,没关系,爸爸妈妈在呢。”
这就是安慰者。这些看起来父母经常在做的。它和其他传统的父母角色一样都是错误的。
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都在告诉孩子“你错了,你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安慰者”特别容易混淆。很多家长说难道这样子都不对吗?我们试想一下:你的孩子考试没考好,他觉得很伤心、难过。可是你却告诉他没事,孩子就很困惑了:难道爸爸妈妈不爱我吗?我这么难过、伤心、痛苦,他们却觉得小事一桩。那么我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我这样子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呢?
所以安慰者是一种很隐蔽的方式,家长常常忽略,家长觉得我已经很好的对待孩子了,实际上它起到的作用都是让孩子感觉我是没有价值的、自己是没有意义的。
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都会让孩子关上与父母沟通的大门,他们面对问题时都想着埋在心理,压抑下去。从小面对负面情绪如果压抑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压抑久了可能就会爆发,把点的战争变成面的战争。像之前讲的费丝叮格法则。本来是一件小事,压抑久了爆发出来,就变成了面的战争,会伤害到别人的。这就是沟通中最常见的障碍,这七种传统的父母角色无形中让孩子关闭上与父母沟通的大门。很多孩子会采取自残的形式或伤害他人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包括我们家长小时候也是这样子被教育长大的,我们也认为负面情绪是不被允许的、是不该表达的,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也在无意中扮演了这七种传统的角色。
第二章 父母的自我改变——我能不生气吗?
第三讲 学会情绪管理:灭火口诀
我们都知道生气的权利在自己。但是我们通常会说:“孩子,就是你不听话,我才生气的。”看似孩子不听话引起家长生气,实际上我们从上一讲知道因为父母亲有四种负向的想法,才导致自己生气的,并不是孩子的行为导致的。就像三块巧克力的妈妈,她如果觉得孩子打破花瓶是不听话的,是高破坏、撒谎的,家长自然会生气、责罚孩子。但如果家长换一个想法:孩子活泼好动、有神奇的想象力、杰出的动手修复能力,而且妈妈还对自我进行反省。这种积极的想法,让妈妈平静地解决问题。孩子也从错误中得到学习,他会认为自己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家长不生气源于生气的权利在自己,家长可以决定自己用积极的想法还是消极的想法来看待孩子;第二,家长判断自己的想法想法是否正确:严重不幸、应该必须、无法不能、自责内疚这些想法是否正确?
例子:一个10岁的小男孩,看见爸爸买了一把斧子回家,趁家里没人,孩子想试试斧子是否锋利,就拿斧子看了家里的樱桃树,斧子很锋利,一砍下去樱桃树就倒了,孩子很害怕。爸爸回来看到樱桃树倒了,非常生气,正要发怒的时候,爸爸问:“这是谁干的事?”孩子胆战心惊地说:“爸爸,是我。”爸爸了解情况后,没有责罚孩子,反而搂着孩子说:“你非常的诚实,爸爸觉得这种诚实的品质比100棵樱桃树还要昂贵。”这个孩子就学会了诚实,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就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所以诚实会成就一个人。当孩子诚实地告诉我们他做错了事情时,我们是否能做到真的不生气?
有一个小男孩对妈妈说:“妈妈,我干了一件坏事。”妈妈:“没关系,你说说,妈妈保证不生气。”孩子:“我把玩具弄坏了,刚买的,我拆掉了。”妈妈瞬间大怒:“这么贵重的东西,你怎么不爱惜?”孩子哭了:“妈妈,你不是答应我不生气吗?你撒谎,我再也不相信你了。”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知道,当孩子诚实的时候,你怎么对待孩子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家长要看到孩子行为的两面性。
例子:陶行之先生和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之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次有一个小男孩拿砖头打人,陶行之先生让他停下来,这孩子就停住了,校长说你先到校长室去等着我。等到陶行之先生了解情况以后,回到校长室,这小男孩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校长说:“我要奖励你一颗糖,因为你比较主动,你比我先回到校长室,这小男孩楞了。”陶行之先生又拿出第二颗糖:“我要奖励你第二颗糖,因为特别的尊重我,我刚才让你停,你就停住了。”小男孩更惊讶了。校长又拿出第三颗糖:“我要奖励你第三颗糖,因为你特别的有正义感。我了解后发现你打那个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时候小男孩就哭了:“校长,对不起,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拿砖头砸他。”这时校长就拿出了第四颗糖:“我要奖励你第四颗糖,因为你主动认错。”
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孩子身上有两面性,一面是好的,一面是不好的。我们很容易看到孩子不好的地方。我们也很容易因为孩子不好的行为发脾气。刚才我们说到,我们生气不是因为孩子做了坏事,而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负向的想法。我们觉得孩子从小就做坏事,将来肯定是不好的人。或者我们觉得孩子现在这样表现不好,会对我的面子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我们会觉得孩子不听话是对我们权威的挑战。这时候我们都会生气。我们知道陶行之先生和四颗糖,我们也知道了三块巧克力的故事。从这两个故事知道,我们生气不是因为孩子做了错事,而是因为我们内在有一个负向的想法。或者说我们对孩子有一个很高的期待,我们期望孩子达到我们的希望,能够一下子就作对,一下子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好学生。
狼追型家长的反应:
提醒、催促、唠叨
惩罚:警告、批评、责罚、威胁
奖励、贿赂
孩子在前边跑,家长在后面追,不断地告诉家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那件事要快点做,那件事不能做。这种方法叫狼追型。
当这种方式出现以后,家长就生气了,生气以后如何保持平静,找到正确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例子:有一个孩子叫小坤,回家后把书包、袜子一扔,妈妈一看就生气了,不断提醒他、催促他:赶紧把这些东西收好,收好后写作业。这就是家长通常的做法,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我们就像狼一样在后面追着他,盯着他。可我们从行为目的中知道,孩子回到家希望得到的是关注、肯定,他表现好家长认为是应该的,只要他有不好的行为家长马上就出现了。小坤也是这样子,他既要听妈妈的话把书包拿回自己的房间,他匍匐在地上,然后用脚勾着书包,然后再匍匐的出来,再勾一件衣服。几次三番后,妈妈就怒了,打了他一顿。被妈妈打了后一边写作业、一边抹眼泪,气哼哼的摔本子,向妈妈抗议示威,我要做我的主人。作业时有个造句:一……一……小坤:我们老师一发威,全班就安静了。还有一个造句:明白。他的造句是:我们老师叫我们用明白造句,我不会。写完后,妈妈觉得,这怎么交上去啊,交上去老师会批评他的。妈妈让孩子改,孩子就是不改。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会忍不住去提醒他,然后孩子的行为就会不断的升级,到争取权利,到报复,到自暴自弃。家长生气后的严重后果是什么?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生活中的费斯叮格法则:卡斯叮一天洗漱时把手表放在洗漱台上,洗漱完后忘记带上就走了。他太太看到后担心手表被淋湿,就把手表放餐桌上。孩子起床后吃早点时,不小心把手表弄掉到地上了,手表摔坏了,他就指责孩子说为什么这么不小心,太太看到后就说别吵了,让孩子吃完早餐上学。他转而指责太太,又把儿子打了一顿后气哼哼的去上班了。到了公司才发现公文包没带,他只好又回到家,结果钥匙放公文包里。他只能给太太打电话叫她送钥匙给他。太太匆匆忙忙的路上撞倒了一个水果滩,又赔了人家很多前。她和太太回到公司时都迟到了。他被老板训了一顿,等他快下班时又跟同事吵了一架。而他儿子当天有一场棒球赛,因被爸爸打了一顿心情特别不好,发挥失常,没有拿到好名次。这就是卡斯叮一家非常倒霉的一天。其实只有百分之十是不可控的,就是他洗漱手表放洗漱台,太太拿走放台上儿子撞坏手表,这些事情都是不可控制的,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可控的。
生活中的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百分之十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百分之九十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百分之十的事情十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百分之九十是我们能掌控的。
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不可控的事情占百分之十,而可控的事情占百分之九十。当家长情绪不控制,生气了还要对孩子发出来,甚至还责罚、打骂孩子,孩子的行为会不断升级,而结果也会很差。
所以家长要学会情绪管理。我们知道从一开始提醒,家长的情绪就有了,然后慢慢开始生气,最后平落下来,这是一个过程。情绪的曲线,是一个英文字母U,倒U型曲线。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这个曲线就自动滑落了。
例子:有一个孩子从学校运动完回来,身上很脏,他一下躺在床上。妈妈看到了就让他去洗澡,洗完澡赶紧写作业。孩子一听洗完澡起来写作业就更不想洗澡了,所以就躺在那不动。妈妈几次催后就生气了。妈妈知道家长生气后如果不冷静,费斯汀格法则就会出现。妈妈就冷静自己,妈妈冷静后回到房间,跟儿子说:“我给你出个脑筋急转弯吧。”孩子这时候也稍微平复了一些,说:“什么脑筋急转弯戈?”妈妈:“新袜子为什么有个洞?”孩子一听就乐了:“新袜子当然有洞啦,没洞怎么穿啊?”孩子笑完后就说:“妈妈,我去洗澡了。”
我想说的是孩子在学校很脏、回家洗澡这百分之十是不可控的,而可控的是家长没有让自己的情绪爆发。
生气的权利在于我们自己,我可以决定我怎么想,我可以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但是我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看到孩子好的一面。
家长情绪管理:灭火口诀
1.一离:离开让人生气的现场
2.二吸:做腹式呼吸
3.三凉水:用凉水洗脸
如果孩子抱着你不让你离开,你就告诉孩子妈妈生气了,不是因为你,而是妈妈心中有一个不一样的想法,妈妈需要冷静几分钟。
我们没有办法给孩子我们没有的东西!生气时让自己冷静下来后想一想我生气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的孩子做的不够好,还是因为我对他有一个期望,还是我想控制他他不让我控制。我到底想要一个自主自律,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有自己想法的孩子,还是想要一个应声虫,想叫他干嘛就干嘛。
情绪管理不是说你下定决心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比如我刚开始面对孩子这一周生了10次气,而发了10次脾气,那么我告诉自己下一周我可能还是生了10次气,但我发胃9次脾气,再下一周我发了八次脾气,我的错误是递减的。你给自己10周的时间,慢慢地你可能不发脾气了。然后接下来的11周,你可能不生气或少生气了。再有10周的时间你对着孩子就再也不生气了。
第二章第二讲 呈清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与价值观
父母亲对孩子内心负向的想法通常有几方面:
1、严重不幸
2、应该必须
3、无法、不能
4、自责、内疚
因为父母亲在从小长大过程中,我们被教育成负向的情绪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伤心、不应该生气,我们更不应该难过。当我们有这些负向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学到了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压抑下去(压抑则产生:自残现象);另外一种就是发泄出来(把点的战争变成面的战争,伤害别人)。这些生气的方法,父母亲非常擅长,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些负向的情绪。当自己成为父母亲,面对孩子这些情况的时候,家长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的这些想法“严重不幸”,比如这个孩子10分钟,家长就觉得她要是没多睡这10分钟,她今天上课就不会认真听见啊,或者这孩子现在就撒谎,她将来不就是品德不好的人吗?例子:有个小男孩,妈妈每天要他必须喝一壶水。孩子早晨把水带到学校,晚上回来水没喝几口。妈妈每天都提醒他你要喝水,你要喝水。有时候甚至训斥他怎么不喝水。后来发现孩子每天回来水壶是空的,妈妈很开心。偶然的一天孩子说漏了,这水他没有喝,是倒掉的。家长立刻觉得孩子撒谎。开始时爸爸还说:“你告诉我们,我们保证不生气。”结果孩子说了实情以后,爸爸暴跳如雷,爸爸妈妈对孩子一顿训斥,爸爸说:“你也就小,你才7岁,你要是15岁,那就得送少管所去,你这种属于品德败坏,品德不好。”例子:一小男孩,每次考试都不太理想,开始时是8、90分,爸爸妈妈就老训斥他。慢慢的孩子考试成绩就变成6、70分,有一次甚至没有考及格。孩子特别害怕,因为之前爸爸说“你要再考不及格,你要再考这么差的分数,你就别回来了,你不是我儿子。”然后这次,孩子真的考的非常不好。他回家以后就把卷子藏起来了。结果还是被爸爸发现了,爸爸就痛揍了一顿。过了几天,孩子考试又考得不太好。回家时他没有拿出卷子,妈妈问他卷子呢?孩子说找不到了。结果妈妈就翻孩子的书包,发现在书包的夹层就找到了卷子,发现卷子是96分。妈妈说卷子考得这么好为什么不拿给妈妈看啊?孩子一直低着头,不出声。晚上时,孩子已经睡了。班级的微信群里有个家长说孩子的卷子不见了。妈妈马上就想到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他赶紧就看自己孩子的卷子,仔细观察后发现儿子的卷子在名字处有涂改的痕迹。这个孩子的字体简直跟自己儿子的字体一模一样。妈妈看到这里就疯掉了,她立刻把自己的孩子从床上揪起来,大声的训斥他:“这卷子是你的吗?”孩子马上就哭了,他跪在妈妈面前,哭着跟妈妈说:“妈妈,我跟你说实话,这卷子不是我的,是我同学的,但是爸爸跟我说如果我再考这么差他就不要我了,我特别害怕。”妈妈本来怒气冲冲的,看到孩子可怜的样子,她的气也就消了,然后就跟儿子说:“那我们怎么办呢?”儿子:“你能别告诉爸爸吗?”妈妈点头同意了,然后把这张卷子放到书包里,告诉儿子明天早晨再谈这事。第二天早晨,孩子跟妈妈说:“我要去跟老师说这件事,妈妈你能别告诉其他人,别告诉爸爸吗?下次我一定不会这样子。”所以我们知道,当孩子犯了错误,当他考得不好的时候,家长就会觉得一次考试不好,两次考试不好,他将来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所以我们在情急之下就会说一些狠话,而孩子对你这些狠话也非常的当真,他可能因此做出更不好的行为。像这个孩子他刚开始撒谎,拿别人的卷子改成自己的,当然,妈妈的这种教育让孩子去跟老师说,去跟同学说,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当然老师也保护孩子这种善良的、改过的心,没有在全班说这件事。希望这个孩子通过未来的成长不断的学习,也希望爸爸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这就是第一个错误的想法“严重不幸”。如果这个爸爸不改变,认为孩子不仅学习不好,还撒谎,品德败坏,那孩子的未来真的让人担忧。其实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孩子在成长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借用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观点:孩子的成长“试误说”尝试错误,错误递减。桑代克做了一个实验:把猫放一个笼子里,外面有食物吸引它。猫在笼子里乱窜乱动,偶尔碰到一个按钮,出来吃到了食物。后来又把这只猫放进去,几次以后,它用的时间越来越越短,到后面把它再放进去,它直接按着按钮就出来了。这个实验叫做“尝试错误,错误递减”:它刚开始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然后它在错误中不断学习。他今天错10次,明天错8次,后天错7次,慢慢错误就变成0了。这项技能他就掌握了,所以我们知道孩子在成长中他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鼓励的,需要我们看到他的努力、他的进步、他的出发点。也许他把你的玩具给拆了,也许他把你新买的手机给砸坏了。我们要先等一等,听一听孩子是怎么想的,他是为什么这么做的,当我们看到出发点时候,我们肯定他的出发点,就是孩子行为好的一面(建议:发脾气前先听听孩子的出发点)。像陶行之先生四颗糖的故事里面,他看到了孩子积极、主动、尊重、有正义感的一面。像三个巧克力的故事里,妈妈看到孩子的动手能力,看到孩子有神奇的想象力。这些方面说出来以后,孩子会自动修复他的错误。同样的道理也是这样,允许孩子犯错,孩子就勇于尝试,敢于犯错,乐于改正,愿意承担责任。所以我们不要用这种“严重不幸”,觉得孩子现在磨蹭拖拉,将来就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觉得孩子现在爱发脾气,将来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觉得 孩子现在不肯举手,将来一定是个唯唯诺诺的人,其实这些都是不成立的。我们只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相信孩子在现实中他虽然做错了,但你鼓励他的努力,他慢慢地就会再尝试,他的错误就会有机会变少。如果他一做错你就批评他,他为了逃避批评而不再去尝试,甚至为了逃避责罚而说假话,我们反而助长了孩子这些偏差的行为。这就是家长的错误想法“严重不幸”:认为孩子撒谎、拖拉的行为很严重,进而担心孩子将来会如何这是一个想法。另一个想法是:应该、必须。认为父母必须对孩子的行为加以矫正,如果孩子有错误的行为不说出来,孩子就难以改过向善。
例子:有一个小男孩有一天跟妈妈说:“我不想去上学了。妈妈说你作为学生,你怎么能不去上学呢?我们去上班,你就必须去上学。孩子就躺在床上不起床。爸爸妈妈把他拖起来,带到学校,到学校里,老师也把他带到学校去了。可是没过半小时,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把孩子接走,因为孩子一直在那大哭大嚷,老师根本没法上课。家长只好把孩子接回家,然后告诉孩子好好想想,如果不去上学就没有饭吃。孩子还是坚持不去上学。爸爸妈妈就不给饭孩子吃,只给水喝。第二天孩子还是没有去上学,爸爸妈妈担心,两天不吃东西会不会饿出毛病。然后就跟孩子说如果不上学就要劳动才有饭吃。你要干些家务活挣最简单的饭吃。比如说把家里的地打扫一遍就可以挣一个馒头。孩子宁可在家里干活也不去上学。到第三天时候,妈妈问我该怎么办?孩子已经在家里饿两天了。我说你们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只会家重孩子他不被爱的感觉。如果是我我不会这样惩罚他,我会积极倾听,看看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回事?妈妈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发现原来孩子不上学是有原因的:孩子是个非常要面子的孩子,可是前几天在科学课上老师批评他,说他捣乱,而且做的作品一点创意都没有,而且还说他把某件物品弄坏了,让他必须赔。孩子知道那天又有这个老师的课,所以他就不去上学。可是孩子没敢跟爸爸妈妈说他所犯的错误,担心爸爸妈妈更加责罚他。因为这个孩子在严厉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不相信爸爸妈妈会帮助他,所以他就选择逃避,不去上学。当爸爸妈妈了解到孩子这个情况,而且也放弃了惩罚之后,孩子也知道了对自己做错的事情应当承担责任,他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爱的时候,他就去上学了。
所以,当这种应当、必须在我们的头脑中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时候,我们要缓已缓、听一听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帮助他。
第三个观念:无法、不能
1、家长觉得我无法放纵孩子,无法忍受孩子犯错。其实这个观念也是错误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断犯错误的,而且很多时候当孩子的想法实现后他会更专注的做他喜欢的事情。
有一个孩子,他稍微有点触动症,他的神经是不受控制的。以前妈妈让他写作业,在学校老师让他写作业,他常常写不完。当他的神经动起来时,他就要活动一下。妈妈了解这个情况后,有一天孩子在写作业,外面下着雨,孩子说“妈妈,我要到外面骑自行车。”要是按照以前这种无法不能的观念:你作为学生,正在写作业,我不能让你去骑车。所以孩子每次都被压抑。这次,妈妈换一种方式:妈妈想想,出去淋雨,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有可能因为淋雨而感冒,有可能因为骑自行车耽误了写作业的时间。妈妈权衡了这两件事情后说:“你去骑自行车是可以的,但你要答应妈妈一个条件,因为骑自行车淋雨可能会感冒,所以回来你要喝一碗热姜汤。”孩子最不爱喝热姜汤,每次妈妈让他喝,他都说太辣了。这次孩子答应了。孩子痛痛快快的到外面骑自行车,10几分钟后,孩子像个落汤鸡一样回来,赶紧洗了个热水澡,然后一口气喝了一碗热姜汤,而且喝完后说:“妈妈,我要写作业了。”
我们看到,当我们克服自己这种无法不能,允许孩子有一点小偷懒,有一点点开小差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内在的这种需求被满足以后,反而能把这种行为做得很好,把你的目标也嫩达到:专心的写作业。因为孩子的神经得到了镇定,他得到了妈妈的认可,也得到了尊重。
第四个负向的想法:自责、内疚
1、觉得孩子的不好行为是自己的错误、没有价值、没有面子。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做好,家长就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特别自责,这种自责又会变成对孩子更高的要求。比如,一个孩子在家里写作业、或者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或者考试没考好、或者家长会时孩子被点名批评、或者老师所有的表扬名单里都没有你的孩子的时候,你的头就低得越来越低,回到家里你就跟孩子虚张声势,质问孩子为什么那么多表扬里没有你?孩子也会说:“那跟我有什么关系,老师没有表扬我我能怎么办?”这种自责和内疚会加大孩子的内疚,所以孩子带着这种内疚、负担,他的成绩会更差。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要跟孩子分开,我们需要学习做父母的一些技巧,但同时我们也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没有达到那么好,孩子没有那么好并不是我的失败。现在很多专职的妈妈,当孩子出现问题,有些爸爸会说:“你整天呆在家里,孩子怎么让你惯成这个样子?”这一句话就会把妈妈打败。因为这种自责和内疚让自己无地自容。所以我们要把这个观念抛掉,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会犯错误的。我们只要专心的、持之以恒地按照父母效能的办法应对,等到孩子成功的一天。
这四种严重不幸(父母内心负向想法:严重不幸;应该、必须;无法、不能;自责、内疚),是父母内心负向的想法,这四种方式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知道,父母亲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孩子不做,父母就会再要求孩子做,如果孩子服从,大家就觉得好高兴,如果孩子依然不听,父母就会再要求,多次要求后,孩子要么被强迫做这件事情,要么放弃。这个过程就产生了孩子的逆反。在逆反的过程中,有两种家长:一种权威派、一种放任派。
权威派的观点和做法:
观点:1、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话;2、不服从必须矫正过来;3、不改正过来,将来会品德不好。
放任派的观点和做法
观点:1、认为孩子还小,不董事;2、孩子长大后就懂事了。
做法:1、几次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家长认为孩子只要长大后自然就会了、自然就懂事了,而我们发现孩子从小不去培养他这些能力,孩子长大后就不会的。)
父母亦四大类型与管教结果:权威型、民主型、忽视型、溺爱型。这四种模式孩子将来会出现问题:胆小、退缩、伤害别人、搞破坏。
这四大管教模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亲在面对孩子时,要学会情绪管理,学会不生气的办法。
问题所有权:
当孩子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
孩子的行为是否干扰到我,孩子的行为是否有危险。核心在于父母的回答。
当问题所有权是孩子的,这时家长要用积极倾听的方式。
问题解决的六个步骤:
运用积极倾听,脑力激荡法(孩子的提出的所有想法无论对错都不要给予评价, 假设问题发生的朋友身上 )评估所有提出的想法 从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个 承诺行为 约定时间反馈方法的有效性
授课老师
学员动态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