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标准误是6分,测量分数结果均是+-6分
假如A同学得分是78+6=84 78-6=72
平均分=80,那A同学的分数是72~84,和同学说的话就说他的分数是平均分
B同学
【1879计划】廖凤池:测验在心理咨询的应用
283人
已加入学习
学习有效期 120 天(随到随学)
假如标准误是6分,测量分数结果均是+-6分
假如A同学得分是78+6=84 78-6=72
平均分=80,那A同学的分数是72~84,和同学说的话就说他的分数是平均分
B同学
测验分数的意义
心理状态的检核表有很多,MMBI有500多道题.贝克经常会被使用,贝克是认知治疗的专家,1976-1979出版有关抑郁症的认知治疗的书。1989出版关于人格特征,神经症的治疗的探讨。
心理症检核表的构念
以贝克量表为例:
贝克抑郁量表
贝克焦虑量表
贝克绝望量表
贝克自杀量表
因为抑郁和自杀有关系,自杀和对人生绝望又有很大关系,于是贝克又出了
贝克绝望量表(用整个量表是要多和案主关注希望的内容,而不是绝望的内容)
贝克自杀量表
这四个量表实测很简单,但在使用上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
贝克系列量表使用注意事项
一、谨慎解释抑郁程度与抑郁症的诊断间的差异
1、抑郁量表
轻度抑郁者仅需进行咨询【能不能说他有抑郁症,也就是说轻度抑郁是抑郁症吗?】
轻度抑郁比一般人超过一个标准差,不一定有显著差异,说明他有抑郁倾向,而不能说他就有抑郁症;如果达到两个标准差是中度抑郁,中度抑郁的人有少部分是有抑郁的症状,中度抑郁如果分数不是很高,那也有可能他只是比较抑郁而不是有抑郁症;实证的研究发现通常要达到中重度抑郁以上的分数才有可能有抑郁症的症状。
相关研究显示重度抑郁症的人有三分之二的人自杀死亡,自杀死亡的人当中也有三分之二的人是重度抑郁症的人。
做了贝克抑郁量表,结果达到了轻度抑郁,不能说其就有抑郁症,到了中度后半段和重度抑郁才有可能有抑郁症的症状。
不能做了抑郁量表就诊断他是抑郁症。
抑郁量表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轻易下诊断,因为他可能只是有抑郁的倾向,心理咨询师更不能直接下诊断,而是需要医生来诊断。如果分数很高有可能是抑郁症状超出了我们的服务能力的话,可以转诊到精神科去就诊。
抑郁症的人需要通过药物治疗以及认知取向的心理咨询,重度抑郁者自杀机率很高,特别需要审慎预防。
2、焦虑量表(包含焦虑、恐惧与恐慌的症状)
焦虑症的人也有认知上的焦虑,TA觉得自我很脆弱容易受伤害,TA觉得这世界很危险到处都有危机,TA觉得未来不可预测,和抑郁的认知上三角一样是自我 世界 未来;
但是他们的评价是不一样的,抑郁症是觉得自己确定是不好的,无能无用无助没有人喜欢;焦虑症的人觉得自己是脆弱的容易被伤害的,不见得是不好;抑郁症的人觉得世界对自己很不好;焦虑症的人觉得世界是危险的,要时时小心防范;抑郁症的人觉得未来确定没有希望;焦虑症的人觉得未来不可预测不可掌握,都是疑问而不是确定负向,三个都确定是负向会是抑郁症,严重的自我、世界、未来都是负向的评价的话,人会活不下去会自杀。
如果三个都是问号(自己、世界、未来),就会惶惶不可终日,就会焦虑,也会有很多生理的症状,需要服药,服药后就会很快让症状消失,但需要认知取向的治疗配合。
焦虑症状需要药物治疗配合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治疗,如咨询师接到这样的案主也需要转介精神科进行服药治疗。
绝望量表很少用
重度抑郁症的人服了药以后只是改变多巴胺的状况,认知结构不一定能发生变化,需要结合心理咨询进行认知治疗
自杀量表
在做危机处理的时候,如果案主谈到ta想要自杀,我们要判断ta是不是有立即明显的危险,也就是看危险的程度有多高,我们要问:有没有想过怎么自杀,有没有准备自杀的工具,想要什么时候采取行动,以前有没有自杀过等等一些问题要问ta。但有些时候咨询师问这些问题要小心谨慎,例如“家长带小孩到精神科看医生,小孩说到自杀,医生就问这些问题,家长就觉得小孩在闹自杀,你还一直跟他聊自杀,是不是鼓励他自杀。其实不是鼓励,而是在评估他自杀的危险性。
如果来访者都没说过自己要自杀也没想过自杀,就不需要做此量表,如果来访者只谈到死亡看起来不严重也没有积极马上要行动,也不一定要做这个测验,如果来访者有意图可能要采取心动,这时可以让他作答自杀量表,一题一题跟他讨论,做一些了解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事实上人想要自杀不见得不对或危险,有时候曾经想过不想活,后来活着才更珍惜更有意义。反而有自杀的念头有自杀的想法并不危险,相反有自杀的行动自杀的计划那才危险,所以需要区分一下,不要把自杀量表广泛实测没事儿就要测一下。而是,已经有自杀计划自杀行动可能的人要和他讨论这些,做此测验后逐题讨论清楚,一方面做判断评估他的自杀危险的程度,一方面了解他的行动和危险性。
要谨慎使用此量表,不要滥用,解释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对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
投射测验再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的使用非常重要,也非常好用,投射测验的次激模糊程度决定投射的深度与广度(模糊程度越高投射越深越广)
语句完成测验:很像在造
特别留意低分的和适应不良症状特别高的。另外出乎他意料的。需要认真探讨原因。
测验是科学,解释是心理咨询,讨论很重要,又要回到施测目的上。
约测过滤还是很重要。
心理咨询师之间相互练习测验,互相做解释,非常重要。
---------------------------------
测验报告撰写:原则:
1.心理评估报告是专业心理工作者经常性的专业工作。
2.报告逻辑要清晰,用语要明确简洁有力,一般3-500字左右。
3.写报告时要考虑阅读者是谁。针对阅读者,提出中肯建议,比如是家长看,应该告诉家长要怎样接纳孩子。不同阅读者不同建议。
4.学校里可能需要涉及到团体测验报告
5.个别测验报告格式:基本资料/测验目的/预测内容/施测过程:测验时间,观察过程,可能影响测验结果的因素/测验结果与解释:各分量表原始分数,清晰一目了然。测验结果客观解释/受测者对测验结果的反应/结论与建议
特别留意低分的和适应不良症状特别高的。另外出乎他意料的。需要认真探讨原因。
测验是科学,解释是心理咨询,讨论很重要,又要回到施测目的上。
约测过滤还是很重要。
测验的约测施测和解释
团体测验,要避免团体解释,因为测验结果属于个人隐私。在发测验结果要小心别发错了。也要提醒学生不要给别人看。
你属于哪个单位,需要做哪些测验就要提前购买。规划有预算。
一般学校要有两套测验,题本不能泄露。
学校可以做智力和兴趣测验和成就性测验。
人格类测验一般个别需要的才做。
测验分数意义
测量标准误很重要,不仅告诉测试者一个分数,而是给一个范围。
考虑常模团体能力如何,最后考虑受测者要测试做什么用。
各种测验分数的意义
心理症状检核表构念
行为适应检核表——作为学校规划依据,针对学生困扰的选项进行工作
最有名,明尼苏达测验表,500多题,在美国要求学生做测验,需要征询家长同意,不能直接跟未成年人去做。
参考书上有!
阿龙贝克系列——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恐慌,恐惧,焦虑症测验/贝克觉量表,针对自杀抑/贝克自杀量表:
贝克系列使用说明
1.谨慎解释抑郁程度与抑郁症的诊断间差异。抑郁量表的意义,轻度抑郁不能说抑郁症,仅需要进行咨询。超过一般人一个标准差。
中度抑郁,有三分之二的人会自杀,有少部分人是有抑郁症。如果中度分数不是很高也有可能不是抑郁症。抑郁倾向。
2.通常需要达到中后段/重度抑郁才会有抑郁症的症状。
全世界抑郁证是2%左右。
3.心理咨询师不轻易说抑郁症,让精神科医生去诊断,如果真是重度抑郁分数,那就需要转诊,是有自杀风险的,转诊到精神科医生,需要服药,让多巴酚控制情绪放松一些。如果他的认知机模不改变,还是很负向认为自己不行,不被人喜欢,世界是不好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药物消退后还是会自杀的。
4.所以,中重度需要药物治疗搭配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咨询。
5.焦虑量表包括焦虑/恐惧/恐慌症状
通常也需要转诊精神科,用药物控制。恐慌症状通常2-3天就好了,但是认知三角认为自己是脆弱的,容易被伤害的,世界是危险的。未来不可预测。所以也会搭配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
6.必要时使用自杀量表。如果来访者没说要自杀,或者说但是没有行动,不必要做。如果已经提起并行动了就需要每题仔细探讨。
一万个学生,有2-300人有自杀倾向很正常。
有自杀念头或想法并不危险,相反有自杀行为和计划是危险的。
可能的危险性。
7.投射测验在心理咨询应用,通常还是好用的,形成一种假设,不是用来验证假设。
刺激模糊程度越高,当事人投射的深度广度越大
语句完成测验:儿童和青少年版(书中有)可以让小朋友做。经验是做到十题就会写出很多内心情绪。主要关注受测者填写的内容,而不是分数。可以收到不少资料
主题统觉测验:人和人互动图片,风景图片,或者空白的。看图说故事,每张讲五分钟,还有呢?录音下来,事后把内在核心主题冲突法点拿出来做分析。
罗夏克墨迹测验:也是心理分析取向
画人测验:只需要画一个人,完整人,不是漫画或火柴人,问他画的是谁,在做什么?
画我家人:把每个人画出来,五张纸,常常做什么,以前做过什么,现在做什么,未来会做什么,和你的互动是怎样,你对他的感觉怎样?画人的顺序等。
家庭动力画:画一个家人互动的情景。
一/性向测验在学习与生涯咨询上的应用
1.生涯辅导的阶段性
生涯探索-生涯决定-职业表现-生涯满意
2.性向测验子啊探索阶段应做为增加受助者选择机会,而不能窄化其选择。
生涯探索不要太早定向,强调扩大他的选项
3.在职业表现上,预测失败比预测成功更准确。也就是如果你在专业上分数不高,那未来就会不高,但是如果你分数高,未来成就未必高。不能者必不能为,低分的解释应更审慎
4.决定生涯满意度时,性向是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二/在生涯决定时,性向为主,兴趣为辅。
1.性向测验的信效度远比兴趣测验为高。兴趣一般到高中才会比较稳定。兴趣测验比较不稳定,信效度低一些
2.性向和兴趣均不明时,也不能只管兴趣不管性向。
五音不全,确想成为歌星。
3.有相关经验且显示其在该领域能力不错时,未必需要再做性向测验。
4.受测者缺乏相关领域经验,即使有兴趣,仍需要确定其具有相关领域不错的性向才能做该项选择。
如果没有概念,测试也无法给你答案,需要做一些咨询
三/性向测验的使用时机
1.高中生选组,转组,跨组考试作决定用。
2.大学生转系选辅修
3.大专毕业插,考研
4.职业适应困难者
四/兴趣量表的构念:职业自我探索量表为例
相较于智力/性向测试,到现在不是很成熟,因为兴趣不稳定。
1.自我特质与工作环境适配,会乐在其中。根据适配论来构念
2.事物-人群/数据-思维
3.何伦码,最高分前2个和低分2个是否有明显分化,分化性是否明确。
如果分化性良好,方向感比较明确。不会有太大纠结。
分化差的学生应鼓励多参加活动。有自己的主见兴趣。
一致性:三码位置集中,表示个性兴趣一致,如果隔两码,一致性中等,如果是对角性,那就是很不一致,从正面上看是很有创造力。
和谐性:测验结果和实际工作的何伦码一致,说明工作兴趣很和谐。反之和谐性很差,可能导致工作适应力不良,那就需要考虑转化工作。
Hollywood理念 发展出 职业兴趣量表
在美国大学,学生辅导中心会免费给学生做职业测验。从做测验到找工作一体系。
各类测验的构念
智力性向成就测验的构念,智力测验主要是测智商以及语文和数学能力。
比锡量表:测出心理能力除以生理能力乘以100,认同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智商。
卫士智商:事实上同一年龄的智商也会不一样
在学校大量团体中,进行团体测验进行普测,筛选出来资优人才和只能障碍的学生,在进行个别智力测验也就是卫视测验,因为一个测验最少需要2小时左右。
120种测验分支,也就是120种的构念。智力构念不断在演变。
智力测验与学业关系大:高智商必然有高成就?智力是学业成就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在学校普遍使用智力测验与成就测验。不同智力水平,教育方法不同。
智力与学习咨商
1.如发现低分,需要特别注意,他是否有其他因素如生病或者心情受影响。需要重新做
如果确实低下,要鼓励他。
2.假性资优与资优生的适应问题。家长的炫耀,有些资优生会有适应不良问题,如脑袋转的快,上课很无聊,调皮捣蛋,老师又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就进行批评和指责,弄到家里鸡飞狗跳。
还有家长喜欢炫耀,有人来家里,就把儿子叫出来,炫耀一番,孩子也很不喜欢。就故意捣蛋。提醒家长,资优也是需要有更好的家庭教育。在台湾,资优生自杀比例相对高。
假性资优:拼命训练补习,进入到资优班,有可能跟不上就会很痛苦,在回到普通班就会自尊心受伤害。
3.低智商高成就者应怀疑智力施测与计分的可靠性。重新进行施测。
4.高智商低成就者应进一步做咨商和学习辅导,个别诊断指导,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问题。这样的学生是最容易在学业上有显著提升的例子。也是最能展示心理咨询效果的学生。
责任与能力检核
一/测验的准备:要对这个测验很熟悉,自己做过,指导手册完全弄懂,找一些其他人也来做测验。确保信效度还可以。
有些测验的特殊性:比如来访者比较特殊,语言不通,外籍人员。用在这些人身上做测验就会困难,那就用一些图表形式的测验。
又比如一些老人不认识这些题目字,就需要读题本让他来作答。
针对比锡韦氏智力测验,将每个题都互相讨论,研就测验解释结果。台湾需要专门学习训练执照后才能使用。
二/施测与计分:
三/测验的解释:严格参照指导手册进行解释。
如果出现异常低分,需要考虑是否有文化,学历能力等原因,如果有,就不要简单直接的给予测试结果。有时候伤害比帮助大。
一定谨记把对人的关怀为第一,结果第二。有个来访者对测试后的结果耿耿于怀,说不准,事实上,咨询师判断来访者确实有这方面的能力缺失,但是因为自尊心受影响不愿意接受,于是咨询师就会说测验结果是不准的,不必要太在意。
让来访者自己来对测验结果做解释,并关注受测者在测试时的心情感受如何?
温暖关怀,都是咨询师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无论你是否使用测验与否。
同学相互做解释互相练才用。
四.标准化与常模
1.标准化的施测与计分
测验题本的标准化,原原本本的按照指导语去念。
计分标准化,试测后再去实施。确认没问题后再去解释。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去做。
2.原始分数的限制
孩子数学考试48分,确再班级里排名第三。这样情况下,原始分数的意义不大。
3.常模类型(地区性,再这个地区抽取出来的样本结果/全国性,/年级或年龄等);应用与限制。
有时候对应的常模不止一种,有个特殊孩子的学生,都是高学历高智商的家长的孩子,但是所在地方是偏远的乡村。如果对应当地乡村孩子常模,那这些孩子会高很多,但是对台北市大城市的孩子常模可能会低很多。所以要和两个常模进行对比,最后采取的是根据家长要求来提供那个常模的对照结果。
比锡测验——斯坦福智力测验,如果一个2岁的孩子做完后,心理年龄是在12个月,分数是120,那就很不错了。
4.常模参照解释与标准参照解释。达到几分就可以录取,预测未来会有的成绩,是标准参照解释。
五/信度
1.测验信度的意义。
真实的分数永远得不到,只能尽可能的精确,因为是一个构念。
2.测量误差的来源。
3.信度的种类。
折半信度,一个粗略的信度工具。
阿法信度,比起折半要更加精密。
内部一致性与稳定性:一个月和三个月后测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可能来源时间,状态,环境各种误差。一般都在1-2个礼拜进行重测。
4.测量标准误差
六/效度
因心理问题是看不见摸不着,是构念,所以测验是否有效,是需要验证。一般测验需要提供效度验证。
因素分析:可确认是否测到我们要测的构念。
效标:和测验有相关的指标。如智力测验和学业表现相关度高。
一边最大化标准,能力测试信度比较高,因为有标准
测验概念的评分,两分以上可以合格
1.测验手册中的统计概念
a.集中趋势的评量(平均数,所有的分数除以题目或人数,通常用来代表测验集中的数据/中数,应用在次序类的测评,分数从高向低拍出来,排在中间的是中数/众数,应用在序列表最多人勾选的数)
b.变异性的评量(全距,最高减去最低就是全局范围/变异数,不同受试者分数的范围/标准差,把分散的情形标准化后,就叫标准差)
呈现一个测验的分散情景。
c.分配情形(次数分配,每个选项受测者选择多少次数/常态分配,结果靠近选择数量中间的人)
地板效应,测验难度太高,多数人都是低分。
天花板效应,测验难度太低,导致多数人都拿满分。对于一般能力的人都能满分,导致能力真强的人有没法辨别。因为都是满分。
d.评量之量尺(名义量尺,用的比较多,一般用在检核表里 比如焦虑,你出现哪些症状就勾选上哪些/序级量尺/等距量尺 常用的加减乘除法/比率量尺,把态度量词按照极端词来排序)
e.相关系数(极差相关,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关度,重测信度效度/点二序列相关)
二/测验工具类型
a.最大表现测验,一般能力测验有标准答案。鼓励受测者尽最大能力去表现。
一般速度测验,题目多,难度不大,在一定时间内能做对多少。
b.典型变现测验,问你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些表现,没有标准答案,不同人有不同表现。一般不会有计时限时,重点反应你平时会有的行为习惯。
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就牵涉到有人做假的问题,会猜测施测着想要的答案。因此会在题目里加一些测谎的题,或者重复类的题目,看前后一致性。
c.智力/性向/能力/成就测验之间的相似性与相异性。都是最大表现测验。
d.区别自陈式,自己判断自己作答/自评式,自己做评量/量表是比较简单,只有一个量词/测验,不止一个量词,成为一个测验的组合,比如说智力测验,语文空间等各种测验。之间的相似性与相异性。
三/测验分数呈现方式
原始分数没有什么意义,要与常模对比后的分数才是有意义的。
1.百分等级:一百个人,你得分赢过多少人。最常见的呈现分数。最多99,不可能超过100,因为你自己是其中的一个人。99+代表你赢过99人。
2.标准分数:你的得分减去平均数,除以标准差。一般超过两个标准差,分数就很高了。
3.年纪等值分数,你的测验分数相当于几年级的分数。在学业评量用,现在用的少
4.侧面图与侧面图分析。一个测验里有好几个分测验,把不同分测验在坐标提的纵标和横标中标识出来。用曲线图连起来,
5.团体相似性指标。测验的结果分数和某些参照团体相似程度。如和精神疾病的人测试的结果是否相似。在能力测试和大城市学生对比是否相似。
6.预期表,预期在未来学业成就会多高,一般在学生和工作筛选他未来的适应能力。
7.估计标准误差,在解释测验分数结果时,会说测验结果偏高偏低。一个人多次做的平均值,或多人做的平均值。
1/测验的构念。如何鉴定如何说明,操作定义,构念定义,越清晰越精准
2/测验的编制过程。分测验,主测验都很清楚。命题
找一部分一般是1-200人,来试测,结果是否合理,看看命题是否合理。确认题目
3/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测验的重测性合理性。中间一致性是否高。新都和效度都要经得起考验,接着开始建立常模。
4/测验的常模的时效性。一般这些内容都要再指导手册里有详细的体现。
如果是心理症状的测验,就要找正常人和有心理症状的人来做常模。
测验在心理衡健历程中只是资料之一。
测验与心理衡鉴,心理衡鉴的四个资料来源:1.资料阅览,针对来访者填写的访谈资料以及转介单位的资料
2.行为观察,对当事人的仪容,人机互动的敏感性,对当事人有一些了解。比如多动小孩,需要对实际
3。进行晤谈,通过对话进行了解,针对前面的资料展开,收集更多的资讯。
4.心理测验,如果以上三步还是无法对当事人进行评估衡鉴,那就可以采取心理测验。
测验是科学,诊断是艺术。
在心理咨询中使用测验是否是必要的?
1.有些人认为用测验会更科学,更专业。如果先做测验在做咨询,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因为测验的权威的,会让来访者对测验结果是一种仰视依赖的态度,反而会限制误导了整个咨询方向。
最好先咨询,晤谈了解。了解情况后在决定是否要测验。
2.要了解当事人是否有意愿去做测验。如果能力测验,当事人没有意愿的话,当事人可能怠慢测验过程,那可能对当事人的能力低判。如果是人格测验,典型反应表,是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没有意愿,他可能会乱答,都给你标选负面的。都会造成误判。会受到严重态度上的影响。
3.心理咨询中,测验是否是必要的。因为心理测验都是针对大群体测验的结果,对测评者基本信息了解有限,希望通过测评对这个群体有个大概了解。
而心理咨询是针对个体,往往通过晤谈观察,长时间深入了解,事实上心理咨询的过程晤谈能力也可以的话,比心理测验效果好太多。测验在团体中施测效果往往比在个体咨询测验效果好,更精准些,个体咨询中反而不是那么精准。
4.Carl Rogers的心理测评观点。
不需要做测验,只有三种情况可以在咨询中做测验。
一/当事人主动提出想要做测验。
二/心理测验是可以提供有用的资讯。
三/测验功能,费用时间合理。
不应该过度应用测验,慎重用。如误用还会造成伤害。
咨询历程中如何正确使用测验
1.当事人主动要求测验,需要测验或需要心理咨询?这时心理咨询师要澄清下为什么要做测验,有时候当事人不理解测验的作用。需要咨询师帮忙澄清。比如有人让你帮孩子做dna测验,那咨询师就需要了解为什么要做?
职业量表,为什么要做,已经在工作了,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还是和老板关系不好,还是适应力不良,可能发现他需要的是心理咨询而不是测验。
2.当事人被动要求受测:是否同意受测?是否必要?比如家长要求给孩子做测验,我们就得思考真有必要吗?有时候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操作,亲子关系更糟。可能需要的是咨询。
孩子自己有这个意愿来做吗?
3.确定是否有适当的测验可以用?
如国内的测量比较少,美国的比较多,很多国内直接找过来翻译就使用,很多常模不适应。
4.谨慎进行约测/施测/与结果解释!
不要立马就答应来访者的测验要求,要查询是否有合适的测验给到他。
测验,衡健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不同于物理测验,长宽高都可以很精确,重量测量可以测验到kg以下四位的精确度。
相对于心理测验无法完全精确,因为他是一种构念。
心理测验只是心理衡健的工具之一,测验不等于衡健,还需要参考其他资讯,资料全面进行衡健。
实列:
1/计分错误的伤害:我的性向测验分数那么低?性向测验是一种能力的测验。
在一所很好的高中进行性向测验,应该分数会很高。有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分数超级低,只要一分。觉得有误差,但当时不会去查,所以导致30年后,这位学生还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2/解释错误的伤害:有个案例老师在解释时,说智力高的人事半功倍,智力低的人事倍功半,如果智力测验分数超级低的话就是智能障碍,那怎样努力都没有用。这个孩子就整好在特别差的分数,这个孩子就认为自己怎样努力都没用,就出现一系列的行为偏差。
老师解释不当让孩子自暴自弃。
3/常模偏颇的问题:第一志愿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低下?通常要建立常模,找一群人进行实测,对应测验的常模表,是在常模的哪个比例。
学术性向测验类似于智力测试。
这个常模本身就是用台湾最好学校的学生来建立的常模。台湾女中和台湾一中进行对比,能力偏低。用自己学校的学生来建常模。
4/常模老旧的问题:职业兴趣大惊奇!
就业服务中心来给大学生做职业测验,会帮助孩子选择职业,还会帮助做解释。
结果施测结果,男生对缝纫感兴趣,女生对开车感兴趣,查看常模,三十年前的常模建立,那个年代很少有女生能开车,所以有一两个选项就会开车分数很高。
5/滥用测验意图彻底了解一个人。
事实上想用很多测验去了解一个人,是很不现实的。家长对孩子的操控,希望通过测验,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特质。然后根据这些测验结果去操作孩子。
建议家长应该通过和孩子一起生活相处去观察孩子的特质。
6/使用测验以促使当事人接受免费测试。不当使用。
比如:一些咨询室,通过免费测试吸引咨询客户。然后解释时多是有些问题的,建议进行咨询,这相当于把心理测验当作宣传的手段,这是很不道德的。
7/心理测验当作一种游戏。
女朋友送花,你会选哪一种。当作游戏玩玩就行,不要太当真。
各类测验的构念
智力,性向,成就
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责任与能力的检核
一,测验的准备
测量的标准化和常模
授课老师
学员动态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