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悲伤协助历程:催化悲伤情绪的表达
复杂又多变的情绪是最让人难受的,当中沉重的部分往往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催化:促进对方心里累积的情绪,在充分的鼓励和引导下,帮对方把情绪抒发出来
在某些时候,语言在发泄情绪的方面显得苍白,所以必要时,可能需要让对方以某些行为(比如大喊、捶打抱枕)来发泄
人处于压力的前提下是难以感受情绪的,所以要让对方有安全感或者放松——“我知道要你立刻表达是很不容易,我会在这慢慢地等你。当你觉得可以了,我愿意在这聆听你”
好的悲伤协助历程:促进完成哀悼历程
每个人的哀悼过程(感受和需要)是不同的,所以可以跟当事人做个讨论,了解对方的状态。
例子1:伴侣在很年轻时离世,当初约好要一起去某个地方旅游的计划变成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完成。当他到达那些地点,他就会拿出故人的照片,感觉表面上只有自己一人,但对方不曾离开过
例子2:伴侣因车祸身亡,当事人不想忘记对方。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图腾,然后叫人打造出来,最后成了项链,并每天都戴着,借此产生对方还是跟自己在一起
好的悲伤协助历程:阐明正确的悲伤知识
因为没有认识的渠道,以至于很多人都把悲伤或失落视为无价值或无意义之物,或者在面对失落和悲伤时,可能会先入为主和带有偏见误解
注意双方会不会对悲伤和失落有误解,或者对悲伤和失落有抗拒。以丧亲为例,外人会觉得“都一个月了,应该没事了吧”——跟对方的关系以及关系的深浅长短,会影响着哀悼所需要的时间。
另外,要注意“你要走出来,你不要在这种状态里耽误和沉沦太久”——言下之意就是失落和悲伤是错误和没必要的。如果长时间对失落和悲伤采取切割或掩盖的态度,久而久之会发现自己“忘记”了很多事情,甚至在描述一些东西时,会是断断续续或不深入的,因为是在回避或者隐藏某些事
所有的事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什么事是应该被磨灭或切割
如果没有好好地回顾,了解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就会搞不懂自己为何会存在在这里——因为过去经历了那些事,所以现在才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否定过去,就会搞不懂现在的自己
悲伤是要“走过来”而非“走出来”的
人生的方向,就是学会放下、割舍和好好地告别——到了某个时刻就不用经历或感受失落与悲伤是不存在的
好的悲伤协助历程:寻找正向共鸣的力量
悲伤是种负重的状态,其构成因素也不是什么正面的情绪:愤怒、恐惧、无助、伤痛、忧郁、无奈、无力感....
我们能走下去,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因相互支持而产生的正向情感的连结
在对方处于悲伤时,要让ta知道其实并不是只感受不好的事情,而是还有正向的事情。
例:事情让人难受,但你如实地承担。这份承担是一种勇气,很了不起。虽然现实很糟糕,但至少你是个有担当的人;你的遭遇让人难过,甚至无法想象自己一旦也遇到这样的事,是否能撑住;我可以体会到你的辛苦,但也感受到这份苦里有很爱对方的心意
我们很多时候在别人的失落和悲伤的状态里处于担忧的表现,但其实于事无补,甚至会增加当事人的负担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