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1879计划1503班的在线答疑。好内容请随手转发,分享给需要的人士,传播科学的心理咨询。

 

何锋镝问在学习人格心理学的过程中,会有种比较混乱的感觉,有大五人格理论、防御机制、性格组织的类型,等等,老师能否在对人格心理学的学习上面给出一些建议?

 

廖老师答疑人格心理学是各个心理咨询流派的基础,一般心理咨询的流派都先有人格、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后面才会提出心理疾病形成的原因和治疗的策略,也就是咨商心理治疗的理论。所以,人格心理学确实是咨商心理治疗的基础。

 

但是,人格心理学其实有没落的趋势。比如类型论,最早是16PF把人格类型区分为16类,用因素分析的方式实证分类;后来,有爱德华个性偏好测试(EPPS),认为人的需求有15类;传统精神分析有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存在人本的自我理论提到有理想的我、真实的我

 

到后来,认知行为取向已经没有人格理论了,理论基础都是靠实验、实证逐一建立起来。

 

后来就出现了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点其实几乎完全不同

 

人格心理学是把人分类,说是个性。所谓个性,就是相同的人到了不同的环境会有类似的行为,也就是说,一个人想扮演某种角色,这些角色在不同场合有一致性,这叫人格。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认为,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人会有类似行为。比如你在地上丢一角钱,多数人不会捡;你在地上丢一块钱,可能有人捡;你在地上丢五块、十块,可能很多人捡;你在地上丢一百块,几乎大部分人都会捡,这不是人格的问题,而是环境因素决定人的行为。

 

有些广告也相信说服,所以怎样呈现资料最能说服听众也发展出很多理论,即社会影响理论。所以社会心理学几乎不承认人是固定的,认为人在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行为

 

那到底是人格心理学比较对,还是社会心理学比较对?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传统的心理学都有鲜明的人格理论,现代的心理学更多的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所以人格、个性到底是真的,还是某些人发明出来的?

 

荣格讲人有内、外向,弗洛伊德讲本我、自我、超我,也是构想出来的,所以人格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讲有点不科学。但很多读心理学的人很爱读人格理论。

 

我个人认为人格理论很重要,尤其后面学咨询、学治疗,背后的理论会对你了解一个学派影响非常大。在读人格理论的时候,很重要的要从自身去体会,也就是说,他有理论,你有自己,一边读一边对照自己。除了自己,还有周遭的人、亲戚、朋友、同学,你可以从各型各色的人去理解人格心理学。

 

但我还是要提醒,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说,我们称有关人格理论的各种讲法为理论是不对的。如果从自然科学的标准来看,我们所有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其实都不能叫理论,只能叫假说,是一种说法,有很多都难以验证,不见得科学。但这些说法一定有观察的基础,只是不像自然科学放诸四海而皆准,大家无法推翻,不可能有不同的讲法,如果提出一个不同的讲法,可能都要好几个世纪。

 

但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在早期,几乎经常有新的说法出现,而且不同说法之间彼此相互排斥。而自然科学的真理是可以验证的,不可推翻的,比如“日心说”,即使皇帝听了不爽,依然是“日心说。但是心理学理论就没有这么精准、这么实证、这么颠覆不破,是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讲法,而且不同的讲法之间相互矛盾排挤。

 

我会觉得读人格心理学有时候很过瘾,有时候做人格测验对你自我了解、对了解你的来访者也可以有帮助,但有时候不能够太相信测验,不能够太坚信那些理论,用这些理论来了解、解释、做一些评估和计划,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完全相信。

 

所以,在用测验、在用人格理论的时候,可以增加你思考的向度,但不能成为唯一的依据

 

在读人格理论时,我的建议是参考,然后在自己、在周遭的人身上印证,时时要想到批判,不要全然相信。我觉得在心理治疗、咨询的理论里面,尤其是传统学派,都有人格理论做依据,你应该要懂,你才知道治疗流派是怎么回事。但是有很多人格理论其实是逐渐在被瓦解中,所以你在学习过程中可将其作参考,不要完全相信。

 

答疑专家|廖凤池

文字整理|何锋镝

内容编辑|冯羽林

 

点击免费注册>> 天天心理网,海量心理学专业、优质好课在等你!

了解更多1879计划,请到1879计划官方网站(点击左侧蓝字即可)

点击参加廖凤池老师主讲【地面班】第2期认知行为治疗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