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是一个西方传来的新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社会学家保罗·雷(Paul H. Ray)1998年的书《文化创造:5000万人如何改变世界》(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中,由音译LOHAS而来,是英语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缩写,意为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型态过生活,对LOHAS族的定义为「一群人在做消费决策时,会考虑到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和环境责任。」也有人将H定义为Happiness,追求可以自给自足的快乐,那就更符合中国人的古谚「知足常乐」了!

不论是Health或Happiness,乐活族的主要价值观在于「快快乐乐,用心在活」。这其中包含健康的饮食、生活、身心灵的探索与个人成长,还有对我们所处的社会能关怀付出、对环境要维护生态永续,最重要的是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拜科技文明之赐,我们很幸运地处在人类有史以来物质生活最富裕的年代,然而,我们是不是也成正比例地是最快乐的世代?

每天翻开报纸,社会版面似乎都有家暴、自杀、杀人、性侵....等负面新闻的报导,令人触目惊心!有时我们都不免怀疑社会是不是病了?!根据在美国的一份研究调查,发现现代美国人的收入比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收入多了3倍,但感觉快乐的人口比例并没有增加,而忧郁症患者却多了3倍;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过去45年来,全球自杀死亡率上升了60%。我们则自1993年起,国人自杀死亡率逐年上升,1997年起,自杀年年连续名列十大死亡原因,国家相关部门也成立了自杀防治中心,致力相关工作的推展,由上述可见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未随着物质的富裕而提升。   

2300多年前,先贤孟子在《告子篇》中提出君子三乐说:「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第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第三乐: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现代时空背景不同,也许快乐的定义会和古代有些不同,而若由孟子之君子三乐说的衍生意义来看,也是有可以通用的地方。

第一乐在农业时代,讲求家族力量是个人生活支持的主要来源,可减少个人的孤独感;而在现代社会以小家庭为主,家族常分散四处,对个人的支持可能远水救不了近火,但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网络如邻居、小区、工作场所、个人参与的社会团体,甚至政府机构,其实都有许多资源,可协助我们获得所需的支持与温情。

第二乐指的是不做亏心事,心情自能自在且可自我肯定,故在行事待人上,若能秉持正确原则,遵循社会规范,则可与人有适当沟通,并拥有良好人际关系,进而培养自我信心,心境自常能平和,问心无愧。

第三乐则在于自我实现,孟子是教育家,为所教导的学生能有良好表现而欣慰于辛劳获有报偿;今日世界职业千万种,若能全神地投入自己所喜的工作或活动,必可感受自我能力得以发挥的喜悦,再辛苦也值得,而若再获他人的肯定,更会添加自我价值感。

乐活族的另个核心价值观在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过犹不及」,古有明训,以金钱来说,虽说没有钱万万不能,而钱也非万能。相关研究发现当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则必有许多烦恼,个人幸福感低;而在个人收入高于某定额后,幸福感并不会是成正比例地上升,所以,收入只要能让我们有闲钱从事自己喜爱的事务即可。很多人的对金钱的追求是乐此不疲的,主要是想要拥有更多的物质,然而,也有许多人会发现,极尽物欲的满足后,常带来的只是空虚感。

故若能知足常乐,而将多出的时间、精力用在对生命意义的了解与追求,可助我们更能体验生命的价值,而专注于追求我们所热爱的,如此一方面可助我们转移掉环境中不好的事件所带来的负向情绪,另方面根据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心智在专注的过程中,也会为个人带来许多正向情绪,让我们能成为真正的乐活族。所以,乐活可以由生活小事入手,从最简单的改变开始,进而能做到无止境的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