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一定都曾问过自己这三个问题:我具备一个咨询师应有的条件吗?我的个性特质真的适合做咨询师吗?我该如何成长才能更好地助人?

这篇文章很好地为你梳理了这三个问题。

“成为一个人”———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意义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通过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恢复或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其个人成长的过程。   

《现代汉语词典》对“成长”的解释是: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生长。所谓“成熟”,既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也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生长”:一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二是指出生和增长,以及产生和成长。因此,成长从字面意义来解释,是生物体向着成熟、完善方向的发展以及由此所达到的程度和状况。对于人类来说,个体的成长应该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向着成熟和完善方向的发展以及发展的程度和状况。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将成长作为治疗的终极目标。根据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创始人罗杰斯的观点,所谓成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个基本上积极的取向,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朝向自我实现的、朝向成熟成长的、朝向社会化发展方向的改变是指向自我价值、灵活性、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变化导言。罗杰斯认为,借用克尔凯郭尔的话来概括,就是“成为个人真实的自我”或译为“是其所真是”,也就是成为一个人。罗杰斯所讲的成长,不是广义上的心理成长,因为它所包含的内容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来说,还是过于宽泛,它还包括很多心理咨询与治疗不会涉及的知识、能力、经验等心理因素。显然,罗杰斯的“成长”更强调的是个体对于他自己来说,其心理因素中涉及个人的灵性与自我发展的、精神意义上的积极实现,也即个人成长或自我生长,在英文中被称之为即成为一个人的努力和过程。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它需要一般意义上的职业素质要求,即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力,如同建筑设计需要建筑方面的专业、能力及艺术设计方面的灵性和能力,会计需要财会、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对于心理咨询来说,就是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它还需要具备一般意义上的职业素质以外的特殊要求,这就是咨询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人格成熟与完善程度,自我觉察与成长的能力和所达到的水平与境界。因为,“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能带进咨询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应相互匹配,即每种职业类型都有着相应的人格特质。心理咨询师处于霍兰德所划定的六个人格类型之一的社会型,这种类型的人格特征是,重视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的价值观,喜欢对他人进行传授、培训、教导、治疗和咨询等方面的社会服务活动,善解人意,人际交往水平高超,但不喜欢与材料、工具、机械等实物打交道。卡文纳强调指出,有效的咨询更依赖的是咨询者的人格特征,而不是咨询者的知识和技巧。他认为知识与技能不是不重要,而是因为教育很难改变人的那些基本的人格特征。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的人,却能形成良好的“助益性关系”’罗杰斯语,帮助求助者更好的生活,似乎是“天生的心理咨询师”。因此,什么样的人从事心理咨询比从事心理咨询须掌握什么样的咨询理论和方法更重要。

但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特定的职业,不能仅靠个人先天素质就能实现助人目标。因此,心理学肯定个体先天素质的存在,但不承认某个个体“天生就是当咨询者的”事实。除了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之外,在人格特质上,还有着更高的要求。美国学者盖伊认为,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者须具备以下的人格特征:

(1)对人具有强烈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并喜欢探究;

(2)有倾听的能力;

(3)善于沟通,喜欢与别人交流;

(4)共情,善于理解别人,设身处地;

(5)较强的情感洞察力,善于处理各种情感问题;

(6)内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并善于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把握自己;

(7)宽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不满情绪;

(8) 幽默,可以发现生活中积极有趣的一面

这些特征显然不是社会型职业人格类型所能涵盖的,而且也不是一个具备了心理咨询师先天素质的人所能完全达到的。

成为有效能的咨询师,其人格特质的形成和改善除了可通过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咨询师的工作经验累积之外,还必须依托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渠道,这就是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这是成为有效能的心理咨询师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有效能的心理咨询师终身持续的个人发展议题。正如罗杰斯对自己治疗经验的总结,“我是否能够创造一种促进他人独立成长的关系,取决于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的程度”,而“如果我想要促进与我相关的他人的成长,我自己必须不断成长。”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目标

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也即个人成长的具体目标和基本标准是什么,这是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首要问题。

罗杰斯认为,咨询师和当事人的个人成长目标是相同的,“在我看来,个人最想达到的目的,他在有意和无意地追求的目标就是成为他的真实自我”。因此,如果咨询师不能成为真实的自我,也无法帮助当事人成为真实的自我。

具体来说,成为“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对经验的开放。经验的开放是与自我防卫相对立的。在现实生活中,基于道德规范、社会价值、教育要求、他人期待等社会因素,以及维护个人自尊、保持情绪平衡等心理因素,使得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为克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焦虑,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防卫,如刻板印象、非理性信念以及对某些特殊的人、事、物的敏感和强烈情绪。个人形成的自我防卫,越是丰富多样和坚定顽固,越会使个体形成保护自己的坚硬防护,将自己与真实的自我隔离,形成各种各样人格面具。

成为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对于此时此境存在于自己内部以及环境中的真实保持意识的开放性”’,这样个人在面对现实生活和冲突情境时,就能对各种经验保持开放的姿态和持有更加现实的态度。

成为“真实的自我”,还意味着充分地信任自己。充分地信任自己就是相信自己的感觉,接纳自己的情绪,觉察社会和自己的需要,喜爱自己身上存在的丰富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时个人对他自己情感、冲动和想法不再害怕和抗拒,也没有必要调动自身的意识去压抑、克制自己,形成心理冲突和心理防卫。“个人能够较好地动员他全部的有机体、他的有意识的思想,来参与考虑、斟酌和权衡每个刺激、需要和要求以及与之相应的权重和强度。由于有了这种综合的斟酌和权衡,他能够发现在当下情境中那些似乎最接近于满足他所有需要的行为过程,不仅能满足即时的需求,也能满足长远的需求。”’

成为“真实的自我”,还意味着形成自己内在的评价源。如果个体总是简单地用社会和他人的评价标准来看待事物,用他人是否满意来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他是无法倾听自己的意愿,满足自己的需要的。

成为“真实的自我”的个体,将不再仅仅依赖别人的标准生活、依赖别人为他做出决定和选择,而是在了解社会标准、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认真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了解什么才是表达真正自我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自己做出决定,并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成为一个独特的、为自己负责任的人”’同时也会使自己“体验到力量感以及与承担责任伴随而来的不安感”’,提高自己对不确定性的容纳力。

成为“真实的自我”,还意味着成为过程的意愿。个体有更强烈的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在经验中不断生长的意志和愿望,主动参与到一个流动的、前进的发现自己的经验之流中,把自己看做是一个生长的变化过程,而不是成为一件标准的产品或一种凝固的状态,一种特定的人格。他“倾向于放弃这种生活中一定要达到的某种确定的目标,转而接受自己是一个生成、成长、流动的过程。”’因此,更加注重成长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和自我觉察,更能忍耐漫长的经验积累、持续甚至终身的学习过程。

“如何成为一个人”———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方式

如何成为一个人?这是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方法和途径问题。

罗杰斯认为,“如果我能够与我自己形成助益性关系,使我能够敏锐地觉察并接纳我自己的情感,那么我就十分可能与他人形成助益性的关系。因此,咨询师的个人成长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他人帮助或自我帮助,与自己形成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理解的关系,促使自我觉察、实现个人成长。

运用这种基本方式,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在很多领域和空间实现个人成长。伊根在《助人者技能练习》一书中谈到个人在生活中面临十个主要的成长任务,这些主要的个人成长任务包括个人能力,独立实现预期目标的自主性,价值观,自我同一性,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密切性,性的态度,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品质,生涯现状和态度,扩展社会交往的范围以及闲暇生活的打理。在伊根看来,我们需要经常反思这些成长任务,考虑与之相关的个人经验,促进自己的成长,然后才能将自己成长的体会运用到助人者角色中去。

这种与自己形成助益性关系的个人成长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心理发展阶段。第一,出现成长问题,形成成长动机。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出现反移情,或者在从业一段时间后出现职业耗竭,或者在生活中产生情绪问题与心理危机时,咨询师会产生改变自己、改变现实的愿望与动力。特别是当成长问题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生活时,自我成长的动机和愿望会变得更加强烈。咨询师可以通过接受督导师督导或治疗师治疗,寻求同侪帮助与个人自助等等方式,力求处理自己的个人议题,实现个人成长。第二,再现相关体验,宣泄情感情绪。咨询师的个人议题与咨询师本人的成长经历有密切关系,因此,回到相关情境,重新体验并真诚地面对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接纳自己的情感,宣泄过去不被自己接收因而受到压抑和束缚的情绪,对于咨询师个人议题的解决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第三,增强自我洞察,实现自我整合。在接纳自己,理解自己的基础上,咨询师的自我洞察能力将会有所提高,个人成长的力量也会逐渐增强。咨询师更有能力实现自己认知的调整和反应模式的转变,其行动的自发性和创造性也会增强,他将变得更加接近自己“真实的自我”———“成为一个人”。咨询师将处理个人议题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整合到自我与人格之中,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完善程度。

咨询师的个人成长还必须借助一定的途径和渠道。

咨询师个人成长的途径主要有:第一,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能促进咨询师在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自我反省,增强自我觉察,提高自我成长的动机与愿望,并掌握一定的自我成长的方法。

第二,成长训练与接受咨询。咨询师可以接受规范的个人成长训练,或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如美国的精神分析师在完成基本的专业培训后,在精神分析机构进行三年专业实践的同时,必须接受为期一年,每周不少于五次的个人分析。这种关注个人成长的训练与咨询,十分有利于咨询师在从业之前,获得专业性的个人成长,系统解决个人的成长问题。

第三,咨询督导或同侪互助。在咨询过程中接受督导,不仅有利于咨询理论水平和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促进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国外专业咨询师一般都必须通过几百到上千小时的专业督导,才能拥有从业资格。而且在咨询师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个人成长问题,需要接受督导师的引导与帮助。同侪之间的互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相互督导的作用。

第四,从事咨询实践。瑞德克的调查表明,咨询工作对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提升自我觉察和生活智慧,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接纳,促进心理成熟和人格完善等等。因此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就能在助人的过程中发挥助己的作用,提高个人成长的程度和境界。

第五,自我分析与自我觉察。如果咨询师掌握了一定的个人成长的理论和技术,并且具有足够的个人成长力量和能力,就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自己的个人成长议题,包括分析成长经验、澄清人生需求、处理职业耗竭和反移情、实现未完成情结、改变非理性信念、转变不良反应模式等等。但一些自己无法独立完成或无法深入进行的成长议题,还要通过接受培训、咨询治疗、督导或同侪帮助等其他方式进行。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师必须充分意识到个人成长对自己职业发展、工作成就和个人幸福的重要意义,致力于通过正确途径,掌握科学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的个人成长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成熟程度,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素质更加完备,职业效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个人成长问题也应成为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资格认定和继续教育的重要环节,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中国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