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

1882年,高尔顿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1890年,卡特尔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在宾西法尼亚大学,韦特默开办了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属于咨询心理学产生前的开创性工作。

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比奈一西蒙在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了智力测量。

在咨询心理学形成之前,为咨询心理学准备了前提学术条件,做了开创性工作的是:①高尔顿;②卡特尔;③比奈一西蒙。

大卫于1907年,开展了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的工作,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

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1908年,帕森斯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

作为心理咨询的直接起源,1896年在美国诞生了的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

属于韦特默对咨询心理学的贡献的是★:①第一次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概念;②从事儿童行为问题的解决;③1907年创办了专业刊物。

通常认为咨询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默(0406-3-158)。

作为最初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起了极其重要作用的是:①心理测验的研究;②个体差异的研究。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

1954年,2O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1956年,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发表了“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其主要内容为提出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作出贡献,而且三者不可偏废。

属于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最初确定的咨询心理学的三个贡献的是:①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②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③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属于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工作目标的是:①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②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2001年8月,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

关于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是:①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②心理咨询师理应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具体内涵指的是★:①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②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心理问题;③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使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手段属于广义的心理咨询概念。

属于狭义的心理咨询概念的是:①采纳各种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②采用非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

在2005年版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守则。

2005年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守则:

  (1)尊重求助者的意愿。

  (2)促进求助者的身心健康。

  (3)对求助者的个人隐私及所提供的资料保密。

  (4)与求助者建立平等的咨询关系,不得产生和建立除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罗杰斯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核心内容。

受过专门训练的A一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一求助者提供援助的过程,是威尔森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临床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①求助者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②咨询师的技术和手段;③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

陈仲庚教授认为心理咨询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心理咨询的社会背景。

教材中推荐的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三、关于心理治疗

教材中推荐的心理治疗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治疗包含如下过程:①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行为问题进行矫治;②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问题进行矫治。

不属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同点的是:①操作方式相同;②使用方法一致;③操作规范相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目的是一样的,“实现目标一致”。

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不同,正确的说法是:①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②心理治疗是问题矫治。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思维方式四个观点:唯物主义;普遍联系;限制性;三统一发展观。一个态度:中立性。

实用主义的观点不是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

(一)唯物主义观点

不符合心理咨询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是:①善于利用个人经验去推理;②善于把握整体观念。符合心理咨询唯物主义观点的是“遵循科学的法则处理问题”和“依据事实做出判断”。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三个观点:心身一体;三因素交互作用;整体性

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如下普遍联系的观点:①具有整体观念;②透过关系把握本质。

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含义。

1.心身一体的观点

属于咨询师需要遵循的心身一体的观点的是:①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②心理和生理互为因果;③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④生理欠佳体验为心理不适。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心理问题可以一果多因,也可以一因多果的说法,属于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内容。

3.整体性观点

知、情、意、行不是永远相联系的不属于整体性观点的内容。认知、情绪、情感、动机、行为永远是互相联系的。

(三)限制性观点

四个限制:职责;时间;感情;目标

咨询师的费用限制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限制观点的内容★。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

咨询师职责限制的内涵涉及如下内容:①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②任务限于心理问题本身。

2.时间上的限制

咨询时间应有所限定属于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

3.感情限制

彼此沟通限制在工作范围属于咨询师感情限制的内涵。

4.咨询目标限制

属于咨询师咨询目标限制的内涵的是:①咨询目标的确定不是任意的;②咨询目标应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内容的是:①考察个人史原因;②个人史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③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④对于求助者要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

(五)中立性态度

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中立性态度,指的是★:①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②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

在心理咨询中,如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认知、情绪方面有分歧,心理咨询师应持中立态度(0511-3-96)。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用“理解”一词表达中立性态度的意义在于:①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是合乎逻辑的结果;②“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③“理解”一词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

咨询中保持中立性态度的意义不在于有助于咨询师保持自身尊严。

 

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五项心理素质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主要心理素质。

(一)品格

用一句话表达,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就是对咨询师“品格”素质要求。

(二)自我平衡能力

对心理咨询师“自我平衡能力”的素质要求,其内涵包括:①有能力调节自身不良情绪;②在咨询关系以外解决自身冲突;③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够情绪稳定、自我平衡。

(三)善于容纳他人

咨询师“善于容纳他人”的素质要求的意义不在于体现咨询师的高水平、高境界。

(四)有强烈的责任心

符合心理咨询师“有强烈的责任心”的素质要求的做法是:①对求助者负责;②特殊情况可以考虑转诊。

(五)“自知之明”

如果咨询师清楚自身能否满足社会道义的要求,并不可以说心理咨询师就具备自知之明。

 

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

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的贡献在于:①翻译出版了《青年期心理学》;②采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

关于综合快速疗法,正确的说法是:①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②参与者有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等。

 

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属于目前中国心理咨询业具备的特点有:①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②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社会认可;③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

1986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出现在北京市朝阳医院。

是否有足够高水平的咨询师不是心理咨询达到职业化阶段的可操作性指标★。

 

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

职业化将使得专业人员因为咨询行业缺乏神圣意义而不满属于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的未来发展不大可能具备的特点。

评估心理咨询职业社会价值的指标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评价★:①支撑该职业行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②该职业的管理、服务体系是否达到标准化水平;③操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过失心理学”;② “性学三论”;③ “梦”;④ “神经症通论”。

阿帕波特是首先概括精神分析学说五个观点的精神分析家。注:教材中未见提及阿帕波特。

移情观点不属于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概括观点之一。

潜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不属于精神分析的分区观点。

 

一、关于心理结构

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理学,是由于其十分强调深层的无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又称深层心理学,是因为无意识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

 

二、关于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的构成是本我一自我一超我。

精神活动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属于精神分析的结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达到力量平衡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属于本我的特征包含:①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结构;②遵循快乐原则;③要求是无约束地寻求快感。

弗洛伊德学说认为,自我的概念意味着:①按着现实原则而起作用的人格结构;②履行适应环境和个体保存的功能;③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意味着:①超我是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②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教育的影响。

 

三、关于心理动力

动力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核心内容。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

符合精神分析的动力观点的说法是:①力比多不是个体惟一的心理动力;②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成为心理动力。

 

四、关于心理发展

经典精神分析的发展观点认为,生殖器期在12岁以后不属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学说中的肛欲期发生年龄为1~3岁。

符合精神分析的适应观点的说法是:①个体常常不惜改变本我能量的存在或表达的模式,以求得到变相满足;②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③正常人也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五、关于适应问题

自我防御机制:①是由于个体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而产生的;②源于自我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和现实要求的双重压力;③是为了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不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形式的是:①压制;②力比多。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属于认识领悟疗法的理论范围的说法是★:①引导个体认识到心理发育停滞在某一阶段;②引导求助者认识滞留的心理和行为与现在阶段不相容;③认识领悟疗法又称为中国精神分析疗法。

钟友彬是认识领悟疗法的创始人。

 

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巴甫洛夫和桑代克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物。

华生认为,行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不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华生创立的心理学派主要研究人的行为。

符合刺激一反应模式的理论观点的说法是:①可以用公式R=f(S)来表示;②不必考虑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过程。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关于行为主义的理论认为,正确的是:①B=f(S、P、H、T、A);②刺激和反应间存在中介变量。即行为(B)是环境刺激(S)、生物内驱力(P)、遗传(H)、过去训练的经验(T)、以及年龄(A)等试验变量的函数。

不属于斯金纳行为主义理论贡献的是:①提出R=f(S,A)的公式,其中R为反应,S为中间变量;②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公式是R=f(S,A)。S为刺激,A为控制变量。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观点是:①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②模仿学习理论;③人类可替代学习。

关于替代学习的概念,不正确的说法是:①人类不可预见行为结果,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②替代学习属于经典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这个行为治疗的定义是由沃皮首先提出来的。

属于行为治疗技术的特点的是★:①用客观的操作性术语描述治疗程序;②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申出假设和治疗技术。

关于行为治疗的步骤,不正确的说法是首先制定行为矫正目标★。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①系统脱敏法;②自我管理技术;③厌恶疗法;④模仿学习;⑤角色扮演;⑥自信心训练;⑦强化法;⑧认知—行为疗法。

 

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

关于认知心理学观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差别,正确的说法是:①认知心理学认为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重要的;②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内部加工过程是不可探索的黑箱;③认知心理学认为应该探索内部加工过程。

不属于认知心理学观点中认知的概念的说法是当前行为的功能分析。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包括:①个人对过去事件的评价;②个人对当前事件的解释;③个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期。

关于认知活动的整个流程,正确的说法是:①中间经过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②认知可激活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

贝克认知疗法关于心理障碍成因的观点包括:①异常的情绪是由错误的认知所引起的;②情绪行为障碍起源于错误的观点和看法。

属于认知心理学观点的表述是:认知评价过程处于刺激与反应两个环节之间,是最重要的心理过程。

 

第四单元 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要点是:①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②认为人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不符合查普林对人本主义思想体系的概括性描述的是认同自然一元论和还原主义机械论。

关于人本主义,正确的说法是:①立场或观点与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②把实验心理学排除在外。

 

第五单元 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一、基本概念

(一)人性

人性心理学认为,符合人性概念的是:①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②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人性心理学认为,生物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属于人的三种基本属性。

人性主义心理学理论所指的人性不包括原始属性(0412-3-104)。

生物属性体现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属于人性心理学关于人的基本属性的内涵。

(二)人性心理学

关于人性心理学,正确的说法是★:①主要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②由郭念锋首次提出。

(三)心理动力

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动力不来自人性的客观外在需要★。来自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内在需要。

(四)个性心理

(五)情绪与健康

 

二、对心理诊断、咨询和治疗的认识

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是人性心理学关于咨询和治疗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

一、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主要对象分三大类:①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②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③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心理咨询的对象不包括精神不正常的人(精神病人)。

心理健康水平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属于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二、心理咨询的任务

心理咨询的总体任务,皆为达到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的目的.

(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为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心理咨询过程应该:①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②意识到内外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积极适应能力。

(二)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为帮助人们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的观念,心理咨询过程应该:①帮助求助者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②让求助者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③帮助求助者意识到他们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来自自身认识。

(三)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1.面对现实

为帮助人们面对现实,心理咨询过程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①生存的真实意义仅仅是此时、此地;②对于生活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永远面对。

2.应对现实

为帮助人们恰当应对现实,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①不同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②保持理性,才能有条不紊;③接纳七情六欲,才有生活质量。

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大致有三类:①感性反应;②理性反应;③悟性反应。

关于感性反应,不正确的说法是可以随时随地采用感性反应。

不符合对理性反应概念的正确理解的说法是理性反应难以完善地形成决策。

不符合对现实事件悟性反应概念的正确理解的说法是悟性反应能最完善地形成决策。

(四)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五)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六)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为帮助人们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①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②发展新的有效行为;③把握建立合理模式的最佳时机。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

一、心理咨询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心理咨询按性质分类可分为:①发展心理咨询;②健康心理咨询。

按咨询内容划分,心理咨询可分为:①发展心理咨询;②健康心理咨询。

对于各种不可控性的思维、意向、行为、动作的解释,属于健康心理咨询。

关于心理咨询按性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描述是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而咨询称为发展咨询.(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而咨询属健康心理咨询范畴。)

(二)按咨询的规模

各类心理咨询中,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属于按咨询的规模的分类。

(三)按咨询时程

各类心理咨询中,短程、中程和长期的心理咨询属于按咨询的时程的分类。

(四)按咨询形式

各类心理咨询中,门诊面询、电话咨询和互联网咨询属于按咨询的形式的分类。

常用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咨询形式是电话咨询。


二、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一)资料的搜集

属于心理咨询中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的是:①摄入性谈话与纪录;②观察与记录;③实验室纪录;④心理测量、问卷调查。

心理咨询中所需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目前生活、学习、工作的状况;②心理冲突的性质和强烈程度;③家族健康史。

(二)资料的分析

资料分析的步骤为:①排序;②筛选;③比较;④分析。

关于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的分析过程,正确的描述是:①排序就是按出现时间将所有资料排序;②将与症状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主因和诱因。

(三)综合评估

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的措施主要是:①定性-按症状的表现确定其性质;②区分-将已经定性的症状与其相近类似症状区分;③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④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不属于心理咨询中鉴别诊断的主要内容★。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咨询方案的制定并不直接包括将主诉、临床直接、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等内容★。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第五节 婚姻、家庭心理学 &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以上知识点不好记忆!? 如何加深记忆

快去网站看看视频课程吧!

来自网络整理